後學院
展覽時間:2010/10/28~2011/02/27
開放時間:
開幕:
地點:國立臺灣藝術大學 有章藝術博物館3樓展廳
回憶一下我們在學院中提及「當一個藝術家」這個話題時,我們經常不由自主的圍繞在「社會階層」或者「經濟狀態」這類的爭論上,有點異想天開也有點無奈,我們衡量它的方式讓它總是展現出某種教戰手冊的面貌--事實上也真有的那樣的手冊--那些人云亦云的技術性難題--好比說,如何打進市場--讓我們不是過度早熟,就是備受打擊;甚至當它偶爾進入了哲學層面,也不過只是落到夢想與麵包的惡性循環裡。現在,我們有一個還不錯的機會暫時解套,把問題推到一個「藝術家所回應的現實」的情境中。「後學院」--這個果敢的命名--大張旗鼓的羅列了一份名單,整體而言,這也幾乎是最核心的工作了。這些名字與作品,亳無保留的註記了當代藝術情勢的演變,進而標舉出藝術家承擔自己名號的各種真實景象。從前,藝術家之名用來探勘學院生產力的界限;現在,這個名字提供了各式各樣的,我們仍未完全理解的藝術圖像,作為談論未來的線索。
我們應該注意到這份名單的年齡間際超過了一個十年,亳無疑問地,十年是一段足夠我們填充過多詮釋的時間單位,這種野心有可能招致某些批評,然而它也可能是一次帶著新歷史主義味道的策展範例。特別是在談到新興藝術家這樣的題目時,我們相信重點不在某種世代劃分--最糟的結果通常是標籤化--而在建構系譜。在某個意義上,這是兩個相反的工作,世代劃分總是讓我們受限於風格或潮流一類的話題,但系譜開放給我們一個創生連結的空間,在其中我們可以有各種不同方向的連結,可以不斷地重新連結任何端點,直至我們能鬆動學院僵化的秩序與傳道形式。 系譜的重要性不在於直接完成任何一種可見的風格更迭史的框架,令人意外的,當我們將這些名單並置在桌面上,試著做點分析,我們發現他們彼此之間的聯繫網絡超越我們的設想,不單純是對繼承或反動的樹狀結構--這種工作年鑑已經處理很好了。我們需要的毋寧是一種多重解釋的系統以支持我們考查一些隱沒於書面歷史下的事實;他們如何在不同年代處理同樣的藝術題目(藝術與生活邊界之類的)?或者,通過不同的理論與實踐的消長,他們發展出什麼樣的回應策略?
嚴格的說起來,這個展覽所描繪的僅僅是系譜計劃的一張藍圖;這個初步的採集的目標是重新構築一個今日藝術學院創作系譜的理論基礎,一個用以生產陳述的資料庫;我們需要更多的名單去宣告這種重要性與迫切,去宣告一種發酵中的情境,過去十年來的每一個(尚堅守崗位的)藝術家都不同程度的扺禦著學院的偉大枷鎖,而那些扺禦的成績也是今日學院不可承受之榮景,如此,即便這個計劃被稀釋成只是一份畢業生流向調查的成果報告,也是無可厚非的,這份藍圖仍然是關於「夢想與麵包」這老梗的另類出路。
藝術家
周育正、范曉嵐、吳尚霖、吳思嶔、許家維、莊哲瑋、陳長志、陳萬仁、葉育君、黃建銘、劉千瑋、劉和讓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