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 臺藝新策
展覽時間:2017/5/9~6/30
開放時間:每週二至週六,10:00-17:00
開幕:2017/05/09 ,PM12:00
地點:有章藝術博物館
臺藝新策-2017新銳策展計畫
獲選展案|
【不可言說的生命印記-媒介考古學】
策展人|林裕軒&陳韋綸
藝術家|王煜松、沈思坦、林盈潔、何彥諺、涂維政、陳冠宏、陳曉朋、楊祐丞、楊傑懷、劉致宏
【嗜暴者】
策展人|郭朝淵
藝術家|王鼎曄、杜 爾、盂施甫、洪郁喜、許惠晴、陳冠中、曾霆羽、賴威宇、蘇匯宇
國立臺灣藝術大學有章藝術博物館以培育策展新銳為宗旨,鼓勵年輕策展者提出具有開創性與時代性之策展方案,特於今年辦理「臺藝新策—新銳策展案徵選計畫」。經公開徵件後,邀集國內外深具策展與學術經驗的評審委員,進行兩階段評審選出兩組計畫案,分別為林裕軒與陳韋綸共同提出的《不可言說的生命印記—媒介考古學》,以及郭朝淵提出的《嗜暴者》。
《嗜暴者》具有本土社會語境的現實針對性,而展覽成為人類暴力行為研究的一種實證方式。以對暴力的動機分析、不同作品的呈現、串連出的跨域探討,構成一種社會批判。《不可言說的生命印記—媒介考古學》雙人協同合作的展覽策劃模式,考驗也展現討論、協調、統一的機制。展覽主題對當前現實所反映之網路時代的「多渠道」經驗,提出了觀察與批評。以圖像化年代的藝術表達為探討內容,藉考古學為方法論,企圖透過多媒材方式揭示符號、語言、圖像等溝通媒體上的偽與誤之現象,嘗試解構也重構、重新編碼,形成一種知識生產。
國立臺灣藝術大學是國內歷史悠久之藝術創作與學術專業的育成搖籃,有章藝術博物館的「新策」計畫,為培育藝術專業人才的積極策略,望能發揮其所肩負之藝術教育使命,以此為台灣當代藝術展覽活動推陳出新、注入活力,並藉此橫向串連、能量整合、多方位推動台灣藝術發展。
|
藝術家
【嗜暴者】杜爾《勇士》
杜爾以 Pahlawan(馬來語勇士之意)為原型,融入了許多馬來的兵器、戰鬥姿態等元素,並且保留了過去以性器官為主題的作品,詮釋生活中永遠無法逃避的戰爭。作品中張口呼喊,卻沒有聲音的勇士們,一方面象徵了人類原始的慾望,一方面又表現出對於「說話」的熱切期待。杜爾的《戰 Pahlawan》像是一場歐歌生命的進行式,黑暗、真實,卻又充滿熱情。
more藝術家
【嗜暴者】王鼎曄《電擊肖像》
抽搐的面孔,肌肉收縮緊蹦到無法控制,扭曲且歪斜,不再是一種日常狀態的面容,表情透露出極度的刺激,一瞬間,有那麼一瞬間,這一張臉突然的不再屬於自己的,這張臉是屬於時代的舞台。<電擊肖像>呈現出社會的集體狀態,痲痹進而刺痛,電流在臉孔之中穿梭,刺激著、緊縮著每一吋神經與肌肉,皺摺且扭曲的臉,上演著抽搐且痙攣的時代現況。
more藝術家
【嗜暴者】蘇匯宇《馬拉之死》、《聖賽巴斯帝安》、《槍下非亡魂--一個警告》
more
藝術家
【嗜暴者】賴威宇《羅曼小史》
more藝術家
【嗜暴者】許惠晴《失語 #5、6、7》
本件作品延續多年來探討教育者挾國家機器強權式涉入他者生命的系列作品。於此世紀,標榜著迅速、文明、有效率的國家機器,賦予教師明確的任務:培養與催化出具有生產力價值性的人民。一切經過計算、設計、實驗下的科學規格化教育體制,藉由教師不斷的口語傳輸,建構出一個令人為之崇拜的「奇幻式成人社會」願景。言語之於人蘊含著強大力量,教育藉由言語手段作為教化者行為蛻變的催化劑,人類以言語傳遞訊息,話語便是思想的延伸,那延伸有著精神性的介入、影響、改變等行跡,等同隱喻著一種攻擊性的行為。
作品正是想呈現話語中隱晦的「暴行」,藉由物象形體的口水「噴射」指涉非物質性言語的攻擊纏念,體現「話語」暴力性行為的射擊軌道與對象。以行為藝術(Performance Art)表現行徑讓口腔反覆咀嚼與噴射的動作(等同心裡的運作與認知的發展),勾連出發話者本身亦在群體中吸收既定的價值體系,將這意識形態再度灌輸於外,鏡頭上捕捉到舌燦蓮花下話語的繽紛風景,亦具現觀者正被動式的植入於其中,化為作品的景觀之一?!
more藝術家
【嗜暴者】曾霆羽《Dear/亲》
在《Dear/亲》裡有一張臉孔,兩邊的太陽穴被槍抵著,在左右的脅迫之下,臉部肌肉不協調的運作著。之所以不協調是因為臉孔底下的思緒紛亂,到底誰會先扣下板機亦或是頂著穴口玩玩罷了;闔上雙眼前還有什麼值得奮力,閉上雙眼後又該留下什麼?意識游移竄流之際,耳邊傳來:「Dear,please say/亲,说呗。」在這乍似親切溫暖的語調中,讓人忘卻瀕死的恐懼。軟硬兼施下的這張臉孔啞然失聲。
作品中試圖挪用「磨墨」概念,「磨墨」一般而言,多是文人騷客,在進入書寫過程中的前置動作,藉此重複規律之動作調整氣息,讓心境進入沉靜之狀態,而在作品中,則將既有之墨條重新組裝成手槍之符號,並將太陽穴視為墨條發墨之硯台,以此將「磨墨」的動作和將強權弱勢之間的關係做一重疊並構。
more藝術家
【嗜暴者】陳冠中《面對證據》
緣起於外籍漁工受雇期間,意外遭受雇主虐死的事件。採用田野調查所取得的影像與數位觀看交疊關係,探看曾經發生但無定論的結局,重新省視人權與移工內心的狀態。此作品以重製的動態影像,檢視不被採用的證據影像檔案,提出另一種生死交叉的影像思考。
藝術家
【嗜暴者】洪郁喜《寄蜉蝣系列-社會化》
在台灣常常可以看到一個現象,現代社會中的名人偶像往往被過度的神格化,膨風浮誇的文化自然衍生通貨膨脹、有三分說七分的台灣社會怪象。作品〈造神運動〉中穿插了許多爭鬥的人型,藉由人的打架、爭執而結構出羅漢的型像,半人半神的羅漢介於神和人之間,好似人神間的中介者,跟神比略顯不足,跟凡人比起來卻綽綽有餘,威風八面。然而,現在台灣社會所崇拜的那些「半神人」的世間偶像,往往都是許多利益關係、勾心鬥角後的結果,在層層裱貼的鬥毆人群中,利用水墨雁皮紙透薄的特性,借由不同層次的剪粘、堆疊和 LED 光源照射,在壓克力板上「繪製」古畫的線條、水墨的暈染效果
more藝術家
【嗜暴者】盂施甫《小折磨系列》思緒 、陪伴 、等待、汙漬 、秩序-2
, 複合媒材裝置。
創作多為複合媒體裝置、動力藝術、裝置藝術;擅長將機械、工業設計、影像元素組織成「機械敘事」的閱讀場域, 描述自身深刻的生命經驗、記憶與感受。
more藝術家
【不可言說的生命印記-媒介考古學】王煜松《蓮花白燈塔》
more
藝術家
【不可言說的生命印記-媒介考古學】何彥諺《新世界》
小時候每次看到各式世界地圖印刷品,總是第一個找出「台灣」的位置,看看它身上被分類色彩的依據、形狀和大小比例是否與記憶中相符、被標示的名稱與其從屬,儘管知道每一次的版圖擴張都是來自於對島的不熟悉,腦中那台「福爾摩莎機器」仍然樂此不疲、快速地為每個被賦予的身份作認證,以最表面的「國力」作為存在感、情感獨立(所謂意識形態)的小小宣示。來自不同年代、不同地方製圖師(作者/政府)的隱身,像一雙全知影像的上帝之眼,詮釋著對所處時空的想像,永恆且完好地安置各個器官,並成為長久以來假想世界長相的唯一途徑。
「通過它們瞭解世界」的想法持續擴張到現今的衛星地景,並非客觀、隱含權力分配地:一種假定觀看主體的敞視亦是對於觀看主體的壓抑,越來越難擺脫的已知世界成為另一台住在小小頭腦裡的福爾摩莎機器,在歷史時間軸中斷裂了——像是那句能讓時間凍結、等待被宣判的「保持現狀」。我拼湊、截斷式讀取部分的內容、形式或標題,使用不同符號系統、生活功能範疇的圖像和物件,聚集成一片難以捕捉敘事架構的「新世界」,一組同時回應實際空間的模型,以化石切片為原型般地,試圖讓事物具有另一種參考的時空座標系統,以個人出發的絕對的世界地圖。
more藝術家
【不可言說的生命印記-媒介考古學】陳冠宏《迴向者的煩惱》
“在2014年間,一位當時在和我曖昧的人意外過世了。收到消息的當下,我並沒有太強烈的反應,甚至沒有流眼淚,但是心裏頭卻悶著一堵難以言喻的挫折感。之後的幾週,不知道怎麼的,我的生活作息十分紊亂,我好像失去了時間感和方向感,就像在一片無邊際的沙漠中行走一樣。有一天,我在沙漠中聽見了叫賣聲,距離由遠至近,又由近至遠。又再隔一天,同樣的叫賣聲再一次由遠走進,然後由近走遠。時間繼續地運行,它有了規律,我能感覺到新的一天開始了,有一個人正朝著我的方向走近了......。”
※兩行空白
上一個作品《大旅行 計畫》為2014年4月17日至2015年4月17日之間,我不定期將一位挑扁擔叫賣的阿嬤的蔬菜買下來(路徑為台北市關渡區大度路經淡水區自強路繞一個畸形的圈),然再挑至台北市忠孝東路上叫賣。而在這項行動結束後的大約6個月,再進行「重演」的拍攝工作,同時展示我在那段時間中所寫得一本短篇文集。藉此,想表現所有文字和影像所呈現的精神價值,都和「賣菜阿嬤」使我牽引出的思想做了錯位的疊合。而模糊現實和虛構的界線,則是為了不要再讓
「紀錄」的影像和文字,限制了認知世界的尺度。
2
在《迴向者的煩惱》作品中,我將《大旅行 計畫》的文集和從其他地方偷來的文字拼貼成一份獨白稿。裏頭能夠以紙張顏色辨識作者的文本為惹內的《小偷日記》與尼采的《權力意志─下卷》。公佈作者的條件為:作者並未參與「編撰」
的出版工作,兩人皆為死後由他人將其逸散的原稿,透過辨認和編排加註後才問世。而鏡頭框限內的運動有兩項,一為我背誦獨白稿的口說;二為持攝影機的人受我邀請,在拍攝的同時對我進行即興地踩臉動作。背誦出一篇可辨識的或有邏輯的稿,卻因為在參與者收到可以即興演出的指令之後,使得話語可能在噤聲、口吃、錯亂或者瘋狂......等的邊界上,這樣的語言狀態將和其他感官能力斷裂。就在語言存在在那個邊際狀態的當下,或許就能夠不再是隸屬於「──的」語言。而我所有透過語言系統組織的錯位情境和對事物的認知,終能進入到一個有機會重新組構的狀態之中。
more
藝術家
【不可言說的生命印記-媒介考古學】楊傑懷《如何向一支手機解釋愛情》
在《如何向一支手機解釋愛情》影片中,主角的口白和Siri有一搭沒一搭的回應,構成一篇荒謬的詩,一篇關於語言失能的詩,但同時也是反過來回到人類面對愛情這種無解問題時的無可奈何。Siri本身是沒有形象的,因此要用影像呈現Siri就成為一個問題。正如前文所說,Siri的出現是為了投射人本身。私密的居家空間、日常風景的意象,最後都回到主角自己。
人渴望語言,人渴望關係,尋求投射情感的對象,科技產品的設計是為了滿足這樣的需要,但在《如何向一支手機解釋愛情》片中的主角所說的事情已經遠遠超過科技可以處理的範圍,情感是人類關係中最沒邏輯、最難以用語言解釋的一種,科技幾乎不可能計算出人類複雜的情感,因此人對自我的認知,以及如何維持和科技的關係便是這件作品所圍繞的問題。
more藝術家
【不可言說的生命印記-媒介考古學】楊祐丞《Randy Radio》
「創作作為生活的試金石,生活作為創作的排列組合」(橫批: 抽換人生)生而為人,在組成這個肉身的所有還未崩解之前,日日夜夜所面對的問題多如牛毛,如何解決這些問題或其所帶來的(物質或非物質層面的)思考或情緒反應、甚至是創造新的思考路徑。所有從個人蔓延出來而成形的(作品),最具體的交集便是創作者自身。生命存續的過程中經驗所觸發並延伸出的,事件囊括不同的人、事、物等紛雜歧異的元素。
換個方向來說,抽換掉了任何一個因子都會對結果造成影響,其中主動或是被動的改變能是因應著事件的發生或是嘗試著創造機會讓意料之外發生。而這些對人生(假設人生作為研究的樣本)的試驗、置換、組合有意無意間擦撞出來的成果,便成為創作值得玩味的地方。,整體展呈包括實體影像裝置、FM收音機以及無形的廣播訊號,縱使實際呈現只短短現形了1.5天,但無形的部分仍持續的潛行。「凡事都不會一直停留在同一個狀態,不論物質或精神上」,這句話是個人對於生活周遭的觀察的濃縮,它也在《因斯坦德.維斯塔弗沃博士與藍迪》完續的過程中成為某個希望帶出的母題。
生活說大不大,只要還是藝術大學的學生,所言“生活”就多少離不開“學院”。在這個每天步進步出的教學場所,它會有什麼樣的輪廓? 由什麼樣的條件組成?Randy Radio透過對日常生活聲音紀錄的蒐集以及四處與同學老師們的閒聊堆疊成它(學院) “可能會是”(並持續變動)的樣貌。
藝術家
【不可言說的生命印記-媒介考古學】林盈潔《溫室》
故事的開始是一座生鏽的緩降機,座落在悠閒的二樓陽台,我開始想像這個東西被使用的可能性,意外的發現消防局製作的關於逃生工具之使用的動畫:內容是關於一隻人身馬面馬尾的男子(?)示範如何運用緩降機逃離火災的現場,面對這樣親切甚至帶點荒謬的形象,恰好展示了我們與可能的災難之間那無法估量與想像的距離,於是逃生器具的身體繼續跟著陽台流動的空氣一起、起著無法被人發覺的小小的氧化作用。
初步,我將緩降機拆解,將其零件散落在二樓的逃生空間裡(一個悠閒的陽台),將原本應向建物外拋出的逃生圓盤,向在建物內活動的人拋出第一個矛盾的角色,不斷地推撞著通往陽台的門,再通過門之後,布製的馬頭套將會被拉起是為第二個角色,和放置在門口的監視銀幕一起,銀幕內是我將消防局的動畫重新後製,在「馬」去操演每個步驟的同時不斷地貼上觀眾所身處之場所的某個角度或細節等等,試圖讓門內門外的路徑塑造為一個無法讓人抓取的既視感。
藝術家
【不可言說的生命印記-媒介考古學】涂維政《BM2號-未來之門》
我將自身體制化,藝術家擴張成為產銷一體的機制,自我生產、自我設計規劃、自我推銷、自我販賣、自我典藏、自我編造歷史......以滿足自己在藝術社會體制的需求。這個將自身體制化的行為是為了消彌自身的「焦慮感」,而這個焦慮感所投射的其實是一種精神「需求」,一種無可救藥的「存在感」需求。
所以我在作品中一手包辦了藝術生產、策展、行銷者等角色,學術、商品與媒體總動員;我創造卜湳文明、發掘卜湳文明、詮釋卜湳文明、展示卜湳文明,製造卜湳文明相關商品、販賣卜湳贗品、典藏卜湳作品。在這我可能是藝術家、考古學家、遺址考古隊員、策展人、藝術行政人員、導覽義工、藝術品販賣商、美術館典藏部門......或許是一位另類形式的說書人。企圖將問題從「藝術可以是甚麼?」推向「藝術家可以是甚麼?」,我批判並嘲笑著自己這種荒謬行為,這種無限擴張藝術家本質和界定的方式,是對於前衛運動無法撼動「藝術仍然是一種體制」這個事實歸順,抗拒無效不如仿效模仿。我將「自我」異變成「體制」,就是要回應這個永遠無法超越的問題,以「藝術家體制化」來異化和消解這個前理解。
作品的「荒謬性」顯現了自我對環境「關懷」的無實效力,更反映了自我的「矛盾」、「匱乏」、「焦慮」感。這些實踐的歷程愈是刻骨銘心,愈能讓我感受到存在。「藝術家體制化」是自我一種界定「當代性」的方式,我以謬誤的「偽事件或歷史」累積來尋找徹底「差異化」的可能。
藝術家
【不可言說的生命印記-媒介考古學】沈思坦《烏頭人系列》
此烏頭人系列作品,採用攝影輸出、墨汁、蠟筆等媒材創作,並且攝影時即在人體和景框中繪製過,以製造出多圖層的空間效果。以影像及繪畫的結合試圖平衡人的面部與肢體間的重要性。為逃離現實的束縛,五官在閉上眼的狀態下完成,創造出猶如全新種族樣貌的同時,也指涉當代全球社會逐漸同質化的過程和現象。人與人的差異是極其微小的,卻又不可否認每個個體的特殊性。作品的整體氛圍表述一種在瞬息萬變的現代生活中脫軌並與社群疏離的憂鬱狀態,密集的碎點或格紋則製造出令人焦慮的視覺體驗。
more藝術家
【不可言說的生命印記-媒介考古學】劉致宏《聲音地誌 Sound Geography》
《聲音地誌 Sound Geography》出版刊物為逐漸累積成型的「聲音紋理資料庫」, 此創作計畫目前橫跨了幾個城市 : 日本的山口、臺 灣的高雄與恆春,2015-16 年間預計陸續完成新增的城市樣本為臺 灣的高雄、恆春、臺南,日本東京、菲律賓的達沃、馬來西亞的亞 庇、澳洲雪梨,未來也將持續進行下去。聲音地誌試圖將「聽覺視覺化」,並撰以在地人、物、故事等相 關資料與聲響素材蒐集,為每個在地環境豐富的文化底藴,以記錄 / 檔案創作的方式研究關於「聽覺與視覺」之間的經驗連結,並希 望留下不同城市、地域之間的對照樣本。
more藝術家
【不可言說的生命印記-媒介考古學】陳曉朋《地圖集》
《地圖集》包含九系列作品,它們分別是我在台北展覽過的地點(畫廊、美術館、其他藝文單位)、我工作過的大學、格蘭菲迪釀酒廠(GlenfiddichDistillery)的所在地蘇格蘭道芙鎮(Dufftown, Scotland)、釀酒所需要的元素與程序、中國的八掛圖、世界藝術中心的紐約市(New York City),以及我念碩士時的學校所在地布魯克林(Brooklyn)的地圖,這些「地圖」做為我在不同階段的創作紀錄與思考。《地圖集》的系列作品多以組件的方式呈現,這種系列性的組成有一個重要的意義,那就是突顯特定圖像背後的思考系統。以《畫廊圖I》和《畫廊圖II》為例,我᧿繪自己在台北曾經展出過的展場,目的不在於展示我的展覽履歷,而是以自己的經驗為說明,凸顯與我相似背景的藝術家和展出單位之間的權力位置關係。
《獻給那些藝術家的禮物》
在當今的學院環境中,美術學系的學術內容究竟為何?扣除傳統再現技藝的養成與美學形式的操作,我們所面對的將是無所不包的議題與無邊際限制的知識範疇。我感到有點無能為力,不禁開始懷念起自己的學習歷程,那是一種極其主觀與十足藝術家論式的學習--我從其他藝術家身上所觀察到的與所理解到的人、事、物。
我選擇以(藝術家的)書的形式來創作,在於我以為書本可做為一種知識(學習積累)的代稱。我從自己過往作品中選出十件做為主要圖像的來源,取其造形形似之名來搭配圖像內容使用。如此的運用方式,一方面向給予我創作靈感和養分的藝術家致意,另一方面也對「資源回收」自己過往作品的動作(檢視藝術家的
more
策展人
郭朝淵【嗜暴者】
策展人|郭朝淵
|策展人簡歷|
#郭朝淵
1986年生,現為藝術行政工作者。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國文系畢業,目前就讀國立台灣師範大學美術研究所理論組碩士班。
2016 杜爾個展〈戰〉,桃園市:中壢藝術館,策展人
2016 未來請柬之移工創作計畫〉,新北市:遠雄人文藝術館,近身觀察評論人
2016 第四屆鴻梅新人獎藝術評論組入選
嗜暴者|策展論述及展覽計畫
作為人類漫長歷史中爭取資源的最佳工具,暴力一直存在於不同種族、信仰、性別、階級等不同價值觀之中。綜觀古今中外,從宗教戰爭到恐怖攻擊、國與國之間的領土與資源爭奪、階級與性別之間的霸凌與鬥爭、種族歧視等等,歷史如同玩笑一般不斷地重演。然而,暴力的本質究竟是什麼?是什麼力量讓暴力成為如同毒藥鴉片一般,使施暴者趨之若鶩?好萊塢一直流行的砍殺電影,又代表著什麼樣的觀眾心態呢?美國心理學家Steven Pinker 將人類暴力的動機分為四種:利用、統治、復仇、意識形態。換言之,暴力來自於一種施暴者的道德感驅使,施暴者藉由暴力得到了道德上的滿足。
《嗜暴者》作為一個當代台灣藝術的策展,希望以一個戲謔的展覽名稱,檢視台灣不斷發生的暴力事件與衝突,從個人到群體,由小而大,具體而微地展現台灣社會觀察。從進場開始的盂施甫〈小折磨〉系列作品,以古典的機械裝置,透過生命經驗的累積,架構一個私密的心靈空間。這個系列的作品不僅是藝術家面對個人生命過去的一種象徵,其中〈繭〉所營造的痛楚與愉悅,〈等待〉所表現的時間漫長消逝的共時性等等,更展現了微小的對於肉體、精神的暴力迷戀。蘇匯宇的〈槍下非亡魂〉讓觀眾以一個旁觀者的姿態,運用好萊塢式的特效,在真實與虛假之間,反思觀者事不關己的冷漠態度,與人們對於暴力血腥的喜好,反思恐怖主義裡的暴力特質。許惠晴的錄像作品〈乖,聽話!〉以個人在第一線教育現場的經驗,轉化為實際的創作。
畫面中不斷從人的口中咀嚼而吐出的食物,隱含著教育人員的反省思考:究竟當今的教育是如何被建構?在教學的過程中,是否變成另外一種強制性的力量,迫使學生成為僵化思考的模板人物?不斷吐出的食物如同實體化的語言暴力,引發觀者思考學習與教學之間的權力關係。再擴展到更大的群體,在國家機器的運作下,集體的暴力與壓迫,如王鼎曄的〈電擊肖像〉系列,在理智與瘋狂的界線中,呈現了某種普遍的集體潛意識。由外在的電擊所引發的麻痺與刺痛感,在不同的人像上呈現了相似的扭曲表情,彷彿陷入環境壓迫下,時代共通的悲痛回憶。以水墨媒材來關注社會的藝術家洪郁喜,預計將於今年(2017)創作的新作品〈造神運動〉系列,以作為神與人之間的連結,半神半人的「羅漢」做為發想,透過水墨燈箱裝置的明暗之間,以集合圖像的方式,同時呈現台灣當代社會中不斷出現的媒體「造神運動」,以及其後所衍伸的暴力與抗爭。日前曾被媒體報導為最自由國家的台灣,實際上卻是充滿歧視與偏見,以及層層的階級剝削。陳冠中的影像作品〈面對證據〉,受到印尼漁工受虐的事件啟發,將手機影片結合 Youtube 網站的點閱畫面,企圖從33重重破碎的證據中,找尋暴力事件的真相,並且為受虐致死的漁工獻上深深哀悼。
當暴力被延伸到不同的國家、不同的族群時,「戰爭」的意象就會更家鮮明。曾在台灣待過數年的馬來西亞藝術家杜爾,以陶燒的〈Pahlawan〉系列,運用馬來西亞原住民神話與伊斯蘭教義結合的勇士形象,各自持著不同的武器和姿態,探索善與惡之間暴力的本質,亦對過往的恐怖主義與聖戰教條提出質疑。同時,這樣富含文化元素的作品,也探索了個人在不同國家流轉之間的種族、性別與文化的身分認同關係。同樣以水墨媒材來創作的曾霆羽,在其錄像裝置作品〈Dear/亲〉當中,以金不換為名的墨條製成的槍枝,抵著畫面中央被對半切開的人像太陽穴,配合背景的簡體中文與英文文字,探討在美、中兩國的武力、經濟挾持之下的台灣處境。本展《嗜暴者》期待以一個比較開放、親近大眾並切合時事的主題,藉由不同平面、錄像、雕塑、裝置等不同媒材的藝術作品,探索暴力的根源與表現形式。本展亦期待能在展館之外的空間舉辦講座或座談,期待能夠透過本次的展覽吸引更多的觀眾走進美術館。
more
策展人
林裕軒【不可言說的生命印記-媒介考古學】
策展人|林裕軒&陳韋綸
|策展人簡歷|
#林裕軒
1994年出生於台北,目前工作生活於台北。2016年國立臺北藝術大學美術系畢業,兼具藝術家與策展人雙重的狀態。關注於藝術生態、大小眾媒體的資訊傳遞、社會系統裡的生產與日常身份的關係轉換。在學院中思索年輕藝術家的養成與世代差異,也試圖以這樣的雙重身份拼湊出創作與策展的新可能。
2017.05,策展,空氣煞車,駁二藝術特區當代館,高雄,臺灣
2017.05,策展,不可言說的生命印記——媒介考古學,有章藝術博物館,臺北,臺灣
2016.12,策展助理,Mille-feuille de camélia,ARKO ART CENTER,首爾,韓國
2016.12,策劃協力,比野馬拉松-2016臺北雙年展論壇,空場藝術聚落,臺北市,臺灣
2016.10,策劃,2016台北周末音樂不斷電,臺北市,臺灣
展覽經歷
2016,2016台北周末音樂不斷電,西本願寺,台北市,台灣
2016,Who’s who -- 台韓錄像藝術交流展,水谷藝術,台北市,台灣
2016,Who’s who -- 台韓錄像藝術交流展,AUDIO VISUAL PAVILLION,首爾,韓國
策劃經歷
2017.05,策展,駁二藝術特區當代館,高雄,台灣
2016.12,策展助理,Mille-feuille de camélia,ARKO ART CENTER,首爾,韓國
2016.12,策劃協力,比野馬拉松-2016臺北雙年展論壇,空場藝術聚落,台北市,台灣
2016.10,策展,2016台北周末音樂不斷電,台北市,台灣
2016.10,2016草率季Taipei Art Book Fair,台北市,台灣
2016.09,專案,台灣當代一年展Taiwan Annual ,空場藝術聚落展區 ,花博爭艷館,台北市,台灣
2016.06,總策劃/媒體公關,國立臺北藝術大學三系畢業季『移山運動』,台北市,台灣
2015.07,策劃,『操場的對面』聯展,789 養雞場,桃園市,台灣
得獎經歷
2016,第14屆桃源創作獎,入選
不可言說的生命印記——媒介考古學 |策展論述及展覽計畫
網路時代的出現,造就不同於傳統傳播媒介的資訊系統,在其後的發展,讓過去的詮釋方法獲得解放,作者單一的話語權同時也面臨挑戰。網路上最熱門的工具網站之一——維基百科,其網站架構廣納來自世界各地的編輯者,任何人都可以隨著意願對其內文進行修改,內容不同於過去具有權威性的知識學科,也包括流行資訊、網路媒體等等不同面向的訊息,它所ᨀ供的雖然具有參考價值,但仍無法保證沒有失真的可能性。如以維基百科為例,偽基百科對於知識的戲仿及錯誤理解,則成為對立於這個—具有主體性的虛擬機構—的反面敘述體系,也就是知識成為可以被再次詮釋的文本,在這樣正反相互對照的狀況下,和不同於過去知識生成的方法,我們似乎能依循媒介—從圖像、文字、紙本媒介、傳播媒介到網路—的發展來對其進行解構。
資訊的爆炸,不僅影響大眾的生活習慣以及接收訊息的方法,同時也對藝術創作產生相當程度的變革。現代藝術發展以降,媒介傳播的興盛伴隨如同拼貼方法的出現,如立體主義的畢卡索、布拉克等開始將報章雜誌等置入作品,以拾得物命名、成為現成物創作的肇始;普普藝術的安迪沃荷把商業的圖像作為形式加以挪用,過程中不乏將現實生活中的符號作為創作的內容以及新方法。若將藝術史上的作品作為參照的基準,那在當下的藝術——也就是當代藝術和現存的傳播媒介、媒體資訊又如何和藝術產生關聯,成為檢視生活的途徑?
本次展覽以非具象繪畫、平面影像、雕塑、檔案、錄像裝置等,這些充滿歧異性的創作形式,在展示空間中進行線性敘事安排達解構的手段,企圖找到重新審視主體生成的過程及其動能性。如果循著媒介發展的路徑往回推算,網路介面供的內容(context),混雜著的觀點令人難以區分,其並非全面且具有普世性的客觀概念,創作主體的形塑過程對現實進行充滿差異性(differance)的詮釋,形成一種更趨近於生活路徑的記錄,用以抽象化、圖像(或稱符號)以及文字的方式銘刻主體的印記。歷經不同世代的創作者,生活同時面對著龐雜的資訊體系,創作意識所顯現的特質也不盡相同,假如主體必須仰賴這些記號以達到記憶的目的,或是有被再次詮釋的可能,那便能找到有跡可循的方法。與其說是單純符號性的推演,更可以說當前資訊發展在進入下一個世代前,網路媒介所暴露的痕跡讓我們有機會透過不同的詮釋觀點,揭示隱含在主體—文本背後的本質性問題。
策展人
陳韋綸【不可言說的生命印記-媒介考古學】
策展人|林裕軒&陳韋綸
|策展人簡歷|
#陳韋綸
1991出生於台中、大雅,畢業於元智大學藝術與設計系,現就讀台北藝術大學 新媒體藝術學系碩士班。原來從事各種觀念裝置作品,研究所時期對藝術既有的框架感到困惑,因而在創作面臨瓶頸之時,開始對策展產生興趣,並積極參與策展相關工作。主要關注方向為媒介理論、觀念藝術、策展等。
2017展覽策劃,〈無法兌現的現實〉,關渡美術館,台北市,台灣
2016展覽策劃,〈仙渡莊計畫II:想像的地理中心〉,關渡、八里,台北,台灣
2015策劃,〈一種運動是靜止的〉,板橋435藝文特區,台北,台灣
不可言說的生命印記——媒介考古學 |策展論述及展覽計畫
網路時代的出現,造就不同於傳統傳播媒介的資訊系統,在其後的發展,讓過去的詮釋方法獲得解放,作者單一的話語權同時也面臨挑戰。網路上最熱門的工具網站之一——維基百科,其網站架構廣納來自世界各地的編輯者,任何人都可以隨著意願對其內文進行修改,內容不同於過去具有權威性的知識學科,也包括流行資訊、網路媒體等等不同面向的訊息,它所ᨀ供的雖然具有參考價值,但仍無法保證沒有失真的可能性。如以維基百科為例,偽基百科對於知識的戲仿及錯誤理解,則成為對立於這個—具有主體性的虛擬機構—的反面敘述體系,也就是知識成為可以被再次詮釋的文本,在這樣正反相互對照的狀況下,和不同於過去知識生成的方法,我們似乎能依循媒介—從圖像、文字、紙本媒介、傳播媒介到網路—的發展來對其進行解構。
資訊的爆炸,不僅影響大眾的生活習慣以及接收訊息的方法,同時也對藝術創作產生相當程度的變革。現代藝術發展以降,媒介傳播的興盛伴隨如同拼貼方法的出現,如立體主義的畢卡索、布拉克等開始將報章雜誌等置入作品,以拾得物命名、成為現成物創作的肇始;普普藝術的安迪沃荷把商業的圖像作為形式加以挪用,過程中不乏將現實生活中的符號作為創作的內容以及新方法。若將藝術史上的作品作為參照的基準,那在當下的藝術——也就是當代藝術和現存的傳播媒介、媒體資訊又如何和藝術產生關聯,成為檢視生活的途徑?
本次展覽以非具象繪畫、平面影像、雕塑、檔案、錄像裝置等,這些充滿歧異性的創作形式,在展示空間中進行線性敘事安排達解構的手段,企圖找到重新審視主體生成的過程及其動能性。如果循著媒介發展的路徑往回推算,網路介面供的內容(context),混雜著的觀點令人難以區分,其並非全面且具有普世性的客觀概念,創作主體的形塑過程對現實進行充滿差異性(differance)的詮釋,形成一種更趨近於生活路徑的記錄,用以抽象化、圖像(或稱符號)以及文字的方式銘刻主體的印記。歷經不同世代的創作者,生活同時面對著龐雜的資訊體系,創作意識所顯現的特質也不盡相同,假如主體必須仰賴這些記號以達到記憶的目的,或是有被再次詮釋的可能,那便能找到有跡可循的方法。與其說是單純符號性的推演,更可以說當前資訊發展在進入下一個世代前,網路媒介所暴露的痕跡讓我們有機會透過不同的詮釋觀點,揭示隱含在主體—文本背後的本質性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