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因風景  Artificial Scenes

展覽時間:2018/05/25~2018/06/30

開放時間:10:30~17:00(每週日、一休息)

開幕:2018/05/25 , 15:00

地點:國立臺灣藝術大學有章藝術博物館

 

「人因風景」

 


 

      當風景對藝術家來說不再是中性、外在的景物,而是源於意識裡的景象,那麼是否即使景象自日常生活場域中抽離,但深層的經驗與文化仍能以另種情境、事件、可視的物質形體,連結其背後相關的人與事,回返於空間現場,形成似曾相識卻陌生的樣貌?

  

      本次展覽以「人因風景」為主題,試圖探勘人與風景之間交互影響的層次與深度,呈現人類於時代環境下的想望與未知處境。「人因」一詞源自工程管理學,原指運動過程中,人與工具、系統、環境之間具功利性的配置關係。在此聚焦人與藝術作品之間的觀看和身份問題。「風景」除指視覺所能見的景象,亦包含身體遊歷其中時的整體感知經驗。若將「人因風景」兩組詞彙拆解、重組,並置反其因果關係,亦可解讀為:因人所致之風景,或因風景所致之人。

 

     「人因風景」反映新媒體世代下,藝術家們在可見與不可見之間,透過身體、人造物、場域三者之混融與相互延伸,並以境中之境、景中之景的實踐,辯證藝術家和觀眾的視角、虛擬與現實邊界等問題。此次參展的14位年輕藝術家,透過國立臺灣藝術大學有章藝術博物館此一平台,於展覽期間(2018年05月25日至06月30日),以建築、影像、物件、聲音、新媒體等不同形式回應此一主題。

 

      潘彥安《水複》的人造生態系統如同微型世界的展現。許辰宇《屏風》呈現建築裡立基於真實的虛擬景象。施力珩《Grown》透過建築對身體與空間的關係進行提問。徐瑞謙《或許》邀請觀眾遊歷於虛實擴展的空間中。江蕎勤《Dream within a dream》運用過渡性質的空間寓示奇異之境的開啟。王睿瑋《Plant》以身體感知開啟不同的視野。曾詠振《2018屍袋燈管》探討死亡與存在之間的對比與相似。林安芃《上帝說要有光就有了光》透過動靜的對立測量人們對事物存在的感知。胡宮雪娜《雲殼》連動視覺與觸覺以具體化記憶中的經驗。楊傑懷《翠香》探討記憶和載體間的觀看與建構。施絜晴《在這裡》運用聲音串連展覽現場的多個時空,於在場與劃域之間徘徊。陳奕丞《Project 2501》探索數位化後人類行為之改變以及對於現今消費文化之疑慮。阿部乳坊+深谷直之《無名BUTSU》從日本311地震事件出發,思考自然與文明衝突後的和解,以及傳統媒材和現代傳播媒介之類比。

 


 

展覽訊息

 

▴▴▴▴▴ 人因風景 Artificial Scene ▴▴▴▴▴
     


 策展人|莊立豪、黃萱
     
 藝術家|楊傑懷、許辰宇、潘彥安、林安芃、徐瑞謙、江蕎勤、施絜晴、曾詠振、施力珩、王睿瑋、陳奕丞、胡宮雪娜、阿部乳坊÷深谷直之


     

 ▴ 展期|2018 / 5 / 25 ── 2018 / 6 / 30(週日、週一及國定假日休館)

 ▴ 時間|10:30 ── 17:00      ▴ 地點|國立臺灣藝術大學有章藝術博物館      ▴  開幕|5 / 25 (五) 15:00  

                                                         
   


藝術家

王睿瑋

身體是連結世界與自身的橋樑,在這個世界上,對於人類最大的謎並非不可見的事物,而是我們可以看見的事物,人們雖然能各自擁有自己的身體部位、器官,但身體其實不只是一個被動的物件,而是一個複雜的系統,那些身體部位有獨自去運作的能力,不知不覺地去組構起一些事件,人對於自身不一定是知己的狀態。透過拍攝身體局部,定義、虛構一個景色,景象似陌生之地卻又是來自於熟悉的自身,不是召喚一個被窺看的肉體,企圖以身體感知開啟不同的視野與不同的觀看觀點。

more

藝術家

許辰宇

側照在內的光線在紙面的過濾下變得稀薄,形成了朦朧的面,就像是氣力用盡般,卻也因此格外的顯得珍貴,滲透紙面的光溫順柔和,甚至悠久,這樣的判讀或許是來自建築所賦予的片段經驗,隔著障紙的光線在室內裡不起太多的變化,看似未曾流逝而遲滯的變化著,讓我們忘卻時間之流,進入某種永劫不變的閒寂。

more

藝術家

潘彥安

在生命的三大要素中,陽光從遙遠的恆星勃發;空氣虛無飄渺卻無所不在;液態水則具備最實質的形象。只要妥善地掌握水循環,也就能掌握生命能量的循環,藉此便有可能在人造場域中發展出完整的生態系統,植物開始滋長、生命開始綿延、想像從這裡開始。這裡面試圖尋找對於水用來調節環境的生物性需求,以及景觀營造之外更加深層且原始的──或者說更加精神性的──物質崇拜。但其實很徒勞地,我們僅僅是對著過去驚鴻般瞥了一眼。

more

藝術家

曾詠振

黑色屍袋一字排開,每一個屍袋上方非常貼近的懸吊著一根燈管,白色的光線照射在屍袋的皺褶上,並逸散至周圍的地面、牆上,在空間裡遊走;光與陰影造成了屍袋量體的消融。這件作品所散發出的冷冽、凝重氣息令人聯想到死亡,並提供了一種神祕主義式的閱讀背景。屍袋與光源的刻意安排暗示著儀式性:某種「門檻」(threshold)、過渡、中間。當我們望向那不可親近的死亡,它或許並非趨於停滯,而是繼續朝向另一種開端。

more

藝術家

施力珩

人們生存在因人打造的社會環境,走在平整的道路上,踏著規格化的等間階梯,依著給定的時間活動。重複性極高的集體人類活動中,語言與身體愈趨隱性。沒入大量的資訊之後。知覺隱沒、言語平板、思路遲滯。而展場裡一百六十公分的「門」。是門?是出/入口?還是洞?為了前進身體姿態的改變是必須的。面對眼前的不「自然」,生活之慣性行為受到挑戰,而我們將如何應對?

more

藝術家

陳奕丞

〈Project2501〉透過以數位界面改變感官接收方式,探索數位化後人類行為之改變,以及提出對於現今科技產品之消費文化之疑慮。“科技始於人性”作為數位資訊化社會中的一員,無法脫離期時代性;而身為一獨立個體存在,以自我同一性作為代價得以生存,以族群單位產生影響,而個體之間差異將區以物質做為衡量之基準;於數位空間擴張之過程同時肉身與意識之距離產生擴張。而〈Project2501〉計畫共分成三期,初期為作品製造以及行銷企畫擬定,進而到實品創作執行,並以動態影像紀錄用於計畫之行銷,最後將以“產品發表會”之形式做為計畫執行展覽。試圖針對當代各方新媒體界面做出回應。

more

藝術家

阿部乳坊

以神奈川真鶴當地的無頭佛像為樣本,另製一尊並且在其胸前配戴了類似原子符號的胸飾。而在真鶴,當地居明會為這些受損佛像隨機安放適合的石頭做為頭部的象徵,藝術家延續此行為,長達數日反覆在沿海搜尋、撿取,將自然成形的鵝卵石代替佛像的頭放置在祂身上,或許是一種類似佛教泛靈的表現,而同時藝術家也思考近年來日本面對無法抗拒的自然、與其和人因文明間產生的衝突。

more

藝術家

施絜晴

口述,由文字、語言、聲音三者相構,在場域中形成一股有機的環繞,作為後至且無形的訊息載體,試圖為當下視覺所主宰的認知進行開鑿與破隙。「在這裡」是一種劃界與在場,或者是另一種對於劃界與在場的反轉,透過口述內容的所指使展覽的時間拉伸,將展覽之前、展覽中、展場內外的狀態錯落地、片段地描繪,搭建起非線性的時空想像。空間上,將之設置於展區與非展區的交界處─門口,以迎接的姿態率先與觀眾接軌,為尚未被觀看的展覽產生既後至又先決的矛盾關係。

more

藝術家

胡宮雪娜

對物體本身的各種觸感很感興趣,而相較於其他記憶,指尖觸摸物體的感受更深刻的被保留下來。同時,對沒有親身觸摸的事物,也會加以想像其觸感,以一種複合式之感官─視觸覺,使物與身體連接。而藝術家將此經驗,記憶中的觸感加以視覺化,再現對這些印象的觸感。藉由讓觀者以視覺觀賞作品同時,能喚起對此物件記憶中的觸感與想像。以思考為何人們對過去刻劃的記憶是很難被抹去、消除的。

more

藝術家

江蕎勤

童話常常是進入夢鄉前,為兒童口說的一段故事,與夢境擁有著相同的奇幻世界,荒誕、真實虛幻的日常片刻,反映出我們內在的潛意識。我們也常聽到故事開頭“從前從前在一個……”來開始對整個童話故事的描述,那是一個大家口述中美好的國度,最後也通常是快樂的結局,以此去說明大家心中嚮往的理想國。對童話我說明了兩個部分,一是夢境、二是烏托邦,最後以「夢遊」做為這次的主題。

more

藝術家

徐瑞謙

或許它們停留在這,

或許是它在這空間裡進行移動,

是誰產生的光影?

是誰留下的痕跡?

是影子還是另一個元素本身,物件與物質間的交錯關係裡,對於身體、物件、環境空間的感知關係,從中探索著。

彼此間的連接、穿透、打磨,所產生的模糊地帶,容納了虛實間的對話空間。

或許是它們邀請著我們進入屬於它們的邊境上相互牽引著,那段距離也在來往過程中測量著。

more

藝術家

林安芃

「深夜騎車回家,在時速80公里的機車上,卻沒有一點快的感覺。對於上一刻來說,這一刻是靜止的。往往在某一個時間點,透過地面的誤差所造成的震動,和某些經驗的擴張,我們得以感知更擴延的真實。作品是移動中的內容,和可被感知的介分點。空間中發亮的面板,顯示的是光的排列,亦是用物理的方式,建構現實之外的另一個平面。

more

藝術家

楊傑懷

《翠香》是以一位已逝親人的名字做為標題,從一卷在家中發現的陳年家庭錄影帶(VHS)發展而來,一系列包含影像投影、聲音、文字、物件與雕塑物空間部屬。儲存於影像中的記憶被隱喻為一個游移的鬼魂,在類比與數位之間穿透,又在創作者製造的其他媒介上附身,連續與不連續的影像、虛擬與現實的敘事、物質與非物質是創作者從記憶/記憶載體之間的相對關係中劃分出來的灰色空間,為了使「記憶如何被建構」這個問題意識回到更個人以及感性的經驗中。

more

策展人

黃萱

1995出生台北,目前就讀國立台灣藝術大學美術系碩士。創作包含團體表演「朗讀空間」計畫:由不同空間狀態引導出的裝置表演;個人則以錄像和裝置藝術為主,關注身體勞動在時間中的變化過程。

more

策展人

莊立豪

1992年生於桃園,目前就讀國立台灣藝術大學美術系碩士,現居及創作於板橋。關注由景、框、載體、身體操作等衍伸的繪畫性問題,試圖在創作過程中揭示其物理事實,透過拆解與重構返回空間對話。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