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 大臺北當代藝術雙年展

展覽時間:2016/11/06~2017/01/14

開放時間:TUE~SAT 10:30-17:00(國定假日休館)

開幕:2016/11/06

地點:國立臺灣藝術大學

 

            國立臺灣藝術大學(以下簡稱臺藝大)首度策劃執行的「大臺北藝術節」,是由臺藝大發起進而串連大臺北地區相關藝文單位的國際級大型展演活動,藝術節的第一波活動「大臺北當代藝術雙年展」邀請法國重量級哲學暨漢學大師朱利安(Francois Jullien)擔任客座策展人,邀集來自法國、英國、美國、中國大陸、日本、香港、澳大利亞、義大利、土耳其、捷克,及臺灣當地,共計30名藝術家共同展出。

 

  本次朱利安以「去相合──藝術與暢活從何而來?」為展覽命題,提出藝術的任務在於實現「去相合」:唯有「期待中的合宜銜接被拆解了」,意料之外的某物才能含蓄地湧現。展覽中將呈現可帶出「對話」(Dia-logue)所需之「間距」的藝術作品,製造出作品與作品之間的「照面」(vis-a-vis),讓作品在此「照面」之中展現張力也凸顯彼此意義。本展除了期望藉由朱利安教授的學術地位與影響力,讓台灣當代藝術的展演活動在國際上具有更高的能見度以外,也希望藉助朱利安教授洞見深刻並富前瞻性的思想,激發出藝術創作實踐與思想的精采碰撞,開啟東西方藝術文化上的實質對話,為臺灣當代藝術發展增添饒富意義的新例。

 

  於本次雙年展首度啟用的臺藝大北側校地展區,原為舊有的閒置眷舍,配合本次雙年展進行整建翻修,將蛻變為實驗性的展場空間,藝術家自10月底起將陸續抵臺進駐,進行維持兩週的現地創作,並偕校園內的有章藝術博物館,共同構成新興藝術聚落。

 

  歷經時光刻劃的韻味老房,將與當代藝術交織出盎然新篇,入秋之際邀您親身走訪,一同發現蜿蜒在巷弄裡的藝術驚喜。

 


藝術家

Keith HARRISON 凱斯·海瑞森

1967 年出生於英國西布羅米奇,現居普利茅斯

摘錄自「黑膠工廠」的《巴索霍姆》—由輾核天皇樂團(Napalm Death's)與凱斯.海瑞森合作的獨特影片:「《巴索霍姆》計劃是凱斯.海瑞森於維多利亞與艾伯特博物館駐館時所作的最後聲明,從中可見他從第一次描繪,而後反覆描繪聲音和陶瓷的界線。海瑞森的《巴索霍姆》持續與輾核天皇樂團合作,意圖以聲音與建築結構抗衡,激烈的宣告這不平等的情境與城市的衰敗。唯獨有人忘了告訴「健康安全局」這個活動可能有一點吵,而這個位於倫敦的博物館因為擔心館內古瓷瓶結構的完整性,取消了這場演出。然而,這樣的結果也再次凸顯了海瑞森的《巴索霍姆》計劃所要強調的重點。

2013 年底的一場演出是在貝克斯希爾的現代主義式建築德拉沃館,以三組瓷磚結構(或聲音系統)為中心,零散地以巴索霍姆庭院為據,也就是位於伯明罕近郊的西布羅米奇,一個逐漸衰落的烏托邦居處計劃。在一小群不尋常的重金屬樂迷與「藝術瘋子」面前,輾核天皇樂團的表演透過聲音裝置,自舞台前方加壓傳送到中空的結構,經由高規格擴大機與震盪器的作用,以刺耳的音波來使建築結構塌落。但還有哪裡可能會出錯呢?

《巴索霍姆》一部分是裝置,一部分是演奏,一部分是藝術「事件」,它從未如預期般成功。這部短紀錄片是由賈拉德.席勒執導,黑膠工廠獨家發行,凱斯.海瑞森與輾核天皇樂團討論概念並在那個一切都不如預期的晚上執行這個幾乎不可能實現的合作案。」

維多利亞與艾伯特博物館對於原創的「巴索霍姆」事件所發的新聞稿:「凱斯.海瑞森進駐維多利亞與艾伯特博物館期間,策劃了一系列的干擾。這些事件短暫的設置或上演於博物館各處空間,其意圖顛覆午餐時間慣常的演奏會,為這樣的機制帶來了一系列短暫且具實驗性的刺激。《巴索霍姆》是一個持續性的干擾系列之作。」

馬克.巴尼(Barney).葛蘭威,輾核天皇樂團主唱「聲音作為武器──或改變的武器──是非常有趣的概念,而我認為我們以聲音逐漸削弱陶土雕塑的整個過程是極度迷人的。音樂中噪音的元素不應該被忽視,這次在維多利亞與艾伯特博物館的展出希望能夠向大眾展示,音樂可以做出一些超乎修飾技巧產製領域外的有趣事物。就我個人方面,事實上特別吸引我的是雕塑家凱斯與我都是一樣在伯明罕地區長大,而他將雕塑放在那個區域的大樓附近喚起我對某些地方許多古怪的記憶,混雜著令人難以啟齒的剝奪感印象。」

參展經歷

【個展】

2015 「普利茅斯重搖滾樂」,普利茅斯卡斯特藝廊

「沉默」,卡地夫威爾斯國家博物館

「墓碑(讓我們克服它吧)」,正是、比爾斯通、動力、蓋茨黑德與第一滑板競技場

2013 「巴索霍姆:輾核天皇樂團與凱斯.哈里森」,貝克斯希爾海岸德拉沃館

【聯展】

2016 「物質語言」,索爾斯伯里新藝術中心

「卡爾斯發行」,普利茅斯

「超級低聲擴音器」,馬特藝廊

獲獎紀錄

2016 賈伍德公開森林藝術家候選人

2015 新表現3,藝術協會委託

 

more

藝術家

Volkan KIZILTUNC 沃肯·克齊爾堂

1976 年出生於土耳其安卡拉,現居伊斯坦堡

身為一位專業攝影師沃肯.克齊爾騰在《平淡無奇的人、事、物》中突破攝影的二維界限,在靜止與動態影像之間建立連結。藝術家所選定的拍攝對象都是曾住在都市更新地區的居民,地點包含土耳其境內的伊斯坦堡、內夫謝希爾及特拉布宗等地。這些居民不是失去了家園,就是正等待房屋拆除工程的進行,而這些地區也發生了明顯的變化。他請拍攝對象擺個姿勢以利拍照,但實際上他不僅僅是拍照,而是以錄影的方式讓他們長時間處於鏡頭前。這不禁讓人回想起攝影發展初期,曝光時間較長,拍攝對象須在鏡頭前長時間靜止不動的狀況。而此部影片中的人物在鏡頭前靜止不動,或僅做出一些極為簡單的動作,卻似乎打破了沉靜。透過此無聲影片中的人物,我們見證了時代轉變的短暫時刻,也感受到藝術家試圖提供觀眾進行觀察和沉思的片刻。

藝術家詩意地交織出各種對比,影片一開始瀰漫著沈靜的氣氛,繼而出現了充滿憤怒、期盼、破壞與未知的事物。他以流離失所以及強制性的改變為題材,透過對人物的拍攝來對照時空的轉變,影片之於他而言,是一個無聲的媒介。克齊爾騰捕捉了人物的精隨,同時展現出有形以及無形的事物。他呈現出影片中人物與周遭環境(包含狗與垃圾)在美學、社經及身心方面所歷經的轉變,拍攝手法引人深思、扣人心弦。他以一個看似地方性的問題來引發我們的關注,並紀錄著在中產階級化過程中,全球的個體與環境所歷經的痛苦轉變。

參展經歷

【個展】

2016 「這是我們的期盼」,策展人:Lora Sariaslan,托倫當代藝術中心,托倫,波蘭

「奇特的日子」,Artnivo Project Space,伊斯坦堡,土耳其

「想像或幻想未來」,策展人:Ali Gazi,Kare 藝術畫廊,伊斯坦堡,土耳其

「拱心石」,策展人:Mehmet Kahraman,Rem Art Space,伊斯坦堡,土耳其

2015 「港口城市談話」,策展人:Murat Tabanlıo lu,河畔博物館,安特衛普,比利時

「第5 屆移動圖像雙年展」,策展人:Arent Weevers,代芬特爾,荷蘭

「阿克銀行當代藝術家獎展覽」,策展人:Philippe Van Cauteren,阿克銀行藝術中心,

伊斯坦堡,土耳其

「有形與無形」,第三媒體實驗室,策展人:Agata Ubysz,TRAFO 當代藝術中心,斯塞新,波蘭

「各地的紅牛藝」,策展人:Irmak Arkman 與Ceren Arkman,卡拉柯伊, 伊斯坦堡,土耳其

「ODTU Art 16」,策展人:Emre Zeytino lu,中東理工大學會議展覽中心,安卡拉,土耳其

「選擇接受或放棄」,策展人:Melike Bayık 與 Merguze Gunay,Merkur 畫廊,伊斯坦堡,土耳其

2014 「抱歉,是哪層樓?」,策展人:Melike Bayık 與 Merguze Gunay,Merkur 畫廊,安卡拉,土耳其

「歐洲週」,策展人:Hector Solari,帕紹現代藝術博物館,帕紹,德國

「年輕的藝術」,策展人:Philippe Batka,Ringturm 展覽中心,維也納,奧地利

「神秘物體」濾鏡攝影節,Johalla Projects 畫廊,芝加哥,美國

「拉古納國際藝術獎入圍作品展」軍械庫,威尼斯,義大利

2013 「連結伊斯坦堡」新媒體區,第8 屆伊斯坦堡當代藝術博覽會,伊斯坦堡

「超越文化」 2013 年ESSL ART AWARD CEE 得獎作品展,策展人:Johanna

Langfelder-Hain 與Viktoria Tomek, ESSL 當代藝術博物館,克洛斯特新堡,維也納,奧地利

「回避烏托邦」,Werkleitz 年度藝術節,薩勒河畔哈雷,德國

「格格不入」信仰聯盟,策展人:Emre Zeytino lu,Mova Art Gallery,克孜勒泰佩,馬爾丁,土耳其

「2013 年ESSL ART AWARD CEE 得獎作品展」,策展人:Lora Sarıaslan,Tek Kubbe, Tophanei

Amire 文化與藝術中心,伊斯坦堡

「長毛象藝術專」,策展人:Marcus Graf, 5 號倉庫,伊斯坦堡

獲獎紀錄

2015 「阿克銀行當代藝術家獎」,伊斯坦堡,土耳其

2014 「青年藝術100」優勝獎,北京,中國

「拉古納國際藝術獎」入圍,威尼斯,義大利

2013 「2013 年ESSL ART AWARD CEE 優勝獎」,維也納

「維也納保險集團」特別邀請獎,維也納,奧地利

 

more

藝術家

Yung-Hsien CHEN 陳永賢

1965 年生於臺灣臺北,現居臺北

從英國物理學家羅傑‧ 彭羅斯(RogerPenrose)《意識的陰影》(Shadows of theMind)得到靈感,認為腦中存在不可計算的生理歷程,藉以產生意識而顯現出物理與心理兩種屬性。這種對應性觀點,接近德國哲學家史賓諾莎(Baruch Spinoza)的雙面論(DualAspect Theory),跨越了身體感受經驗所產生的交互性。

《人層迴圈》系列作品以凝視角度觀看一種空間凝固下的時序錯置,兩種屬性的雙面論非因移動而趨向靜止時,便是一切正處於「當下」與「過去」的交叉「單子」(Monad),同時擁有相對的靜止,共同凝結於時間的隙縫之中。因此,作品《人層迴圈》試圖在演算圖像中,檢視同一次元中「機械時間」與「身體時間」的對應關係,包括物質結晶、時序抽離、虛擬偽裝、感官交迭等,進而探討靜止狀態下,身體存在的時間。

參展經歷

【個展】

2016 「未來請柬」,人文遠雄博物館,臺北,臺灣

2015 「移動之身」,Halka Art Project 藝術空間,伊斯坦堡,土耳其

「同步游移」,新樂園藝文空間,臺北,臺灣

2014 「文字召喚" 當代畫語錄」,中華文化總會,臺北,臺灣

2013 「時- 空- 間」,柏林,德國

more

藝術家

Hsi-Te SUNG 宋璽德

1964 年出生於臺灣基隆, 現居臺北

在金屬創作的過程中,我常思考著金屬與在地文化的關連性,以及如何表現金屬的材質特性,這兩個面向是我創作的要素。在長時間切割鋼材的作業中,深化了我對金屬的認識與溝通,透過金屬加工的過程,將「能量」轉換為造型的趣味性,一直是我在創作過程中,獲得最大樂趣的來源。在造形領域中「材質」可分為物質性與非物質性,我經由這兩種特性表現雕塑與環境的關係。

此次鋼鐵風景中的《山水系列》是透過溫度、火焰、動態切割鐵板所得到的雕塑原型。利用高溫穿透過鋼鐵的表皮,讓溫度在厚鋼材的內部累積、流竄與爆裂。鐵水有如岩漿一般擠壓地表形成紋理,當溫度持續上升在鋼鐵內部累積後,滾燙的鐵水滿載著能量,溫度讓鐵回歸到最原始的物質性,也讓我體會到「火」是所有非物質性材質中最原始且最具有能量的要素。

我們的生活中也充滿著各種能量轉換的方式。如我們欣賞音樂與藝術、信仰宗教帶來的沉靜與力量、人性中喜怒哀樂的能量也無時無刻影響著生活,在數位化資訊的生活中或許更需要理解如此的心靈轉換與創作間的關係,能量帶來力量,時而沉靜、時而震撼。

參展經歷

2016 「山水痕:宋璽德個展」,福爾摩沙101 國際藝術博覽會,臺北,臺灣

2015 「鋼鐵風景」宋璽德個展,大象藝術空間館,臺中,臺灣

2014 「物質與非物質」宋璽德個展,親家建設,臺中,臺灣

「東和鋼鐵第二屆國際藝術家駐場創作展」,東和鋼鐵苗栗廠,苗栗,臺灣

「文字召喚:當代畫語錄」,中華文化總會,臺北,臺灣

「凝望.光—臺灣校友會展」,東京藝術大學,東京,日本

more

藝術家

Natasha KIDD 納塔沙·琪德

1973 年出生於加拿大安大略倫敦,現居牛津,英國

納塔沙.琪德的作品是根據繪畫的語彙延伸而來,不斷指涉繪畫機器或繪畫系統的生產活動。儘管繪畫機器的角色和功能會隨著時代而不停地發展,「繪畫」本身仍在繪畫系統的發展過程中操弄著不確定性,並且可以製造出驚奇,這是繪畫作品最具潛能之處。這些「活物般」的作品是從好奇心產生,而顯露出生產的這部份,並使生產的過程變得可見,而此生產過程包含(繪畫)作品本身的運作及其誕生。不論系統或機器設計多麼嚴謹,一旦它們被啟動,便成為某種永遠不可能被完全掌握的事物──它們會隨著聲音、氣味和繪畫物質逐步填滿場域。在整件作品中,潛在的可能性最為關鍵,觀者的視野將與某些持續處於未完成狀態的物件相遇。

自動充氣系列將帆布當成外表皮膜,通過內部管線設計與自動幫浦系統填滿繪畫。這件作品利用蠕動操作幫浦,把顏料從儲槽中吸起,再通過排管系統進入塑膠管線,以將顏料導入這一系列圖畫的內部。這個幫浦運作是由內而外塗佈圖畫:圖繪的力量小心翼翼地擴張畫布,直到顏料滲出亞麻布表面的洞口才停止。在此,那些固著於時間或靜態之物表現出某種常態性的不滿足。本質上是無生氣的物件成為流動之物──在時間流動中成為持續變化之物。這個系統是捉摸不定的,所以這些作品需要被仔細照料。經過一段時間,溢出的顏料會乾涸而呈現鐘乳石的形狀,而後畫作便會慢慢地自行封上封口。

參展經歷

【個展】

2016 「Oriel Davies 開幕展:繪畫」,Oriel Davies 畫廊,威爾斯,英國

2015 「時間的畫作」,泰特利當代藝術中心,利茲,英國

2014 「測試運行」,現代藝術博物館,牛津,英國

「細節」巡迴展,H Project Space,曼谷、林肯博物館,Transition 畫廊,倫敦,英國

「一小片黃牆」,Lion and Lamb 畫廊,倫敦,英國

「機器美學」巡迴展,新堡畫廊 North,Transition 畫廊、諾里奇藝術大學、伯恩茅斯藝術大學、

林肯大學,英國

2013 「章節」,Austin Forum,倫敦,英國

「我願意」,PG 藝術畫廊,伊斯坦堡,土耳其

2012 「無所事事者易作惡」,圖美·杜雷美術館,舊金山,英國

「夏季展覽」,皇家學院畫廊,倫敦,英國

「罕見之地」」,Meinblau 畫廊,柏林,德國

獲獎紀錄

2012 牛津大學博士候選人

2007-2008 藝術大學學士後學習與教學榮譽證書

2006 榮獲蔚藍藝術獎

2000 切爾西藝術學院研究員

more

藝術家

Ya-Hui WANG 王雅慧

1973 年出生於臺灣臺北, 現居臺北

我想創造一個空間,雖然這空間可能如同我們的生活那樣侷促迂迴,但是在微妙之處,仍有機會開啟無限的風景與詩意的可能。王維的詩中有畫,指的就是這樣一個投影在文字之中的影像空間,其中反映著一種我們已經不熟悉的自然與人生哲學,我試圖從自己的生活經驗與影像工作中建構出一個與之對應的空間,以供漫步、觀看,或體會一種逐漸消失的感知與思維方式。

參展經歷

【個展】

2016 「返影入深林」,TKG+,臺北,臺灣

2012 「Pick up a leaf when it falls」,小山登美夫畫廊,京都,日本

【聯展】

2016 「舞弄珍藏:召喚/ 重想/ 再述的實驗室」,臺北市立美術館,臺北,臺灣

2014 「2014 臺灣美術雙年展」,國立臺灣美術館,臺中,臺灣

2013 「雲」,荷阿圖美術館,阿爾勒,法國

 

more

藝術家

Dean-E MEI 梅丁衍

1954 年出生於臺灣臺北,現居臺北

「婚姻」是人類社群發展出來最複雜的一種「行為」,它也是人類繁衍與族群認同的基本單元,因而「結婚」就成為非常具有象徵意義的儀式,同時,它也成為維繫倫理與社會價值觀的某種規範。婚姻成為一種制度,往往因宗教及文化的差異而有所不同,當今的一夫一妻制,也是人類長期發展的結果。早期臺灣漢人的「結婚」禮儀是繼承祖宗的既定模式,通常是一夫一妻多妾制,有著濃厚的「男尊女卑」的色彩。臺灣自日本殖民統治之後,逐漸出現西方宗教的一夫一妻制的婚姻觀念,以進入「現代化」自詡,不過農村的婚姻習俗仍採傳統與現代並存。有了攝影術之後,結婚的儀式得以被記錄下來。近年,城鄉人口結構遷徙加速,但農村都會化之後,許多前人的私物開始流向網路拍賣,其中令筆者驚訝的是竟然出現許多早期的結婚照片,按理,這些班雅明所謂的「靈光」,應該是由後代珍惜保存,但不知何故,卻遭到遺棄?

當時在農村拍攝的結婚照,有許多都是攝於男方住家前面,因而有著特殊的時空紀念價值,唯筆者發現,新娘與新郎的表情皆十分嚴肅,這可能與傳統婚姻背後的種種束縛與無形壓力有關?為了回應臺灣早期「結婚照」被拋棄的這個現象,筆者用「藍晒圖」的手法,將這些結婚照在老舊的單身宿舍牆面再次顯影,這些影像將隨著日光反射,逐日暗化消失。我希望藉此觀念對臺灣近年世代交替所出現的種種社會課題提出一種隱喻,由於這些課題是潛在的,是匿名狀態的,也是全球性的,因而以「冷曬」作為命題。

參展經歷

【個展】

2014 「尋梅啟事:1976-2014 回顧」,臺北市立美術館,臺北,臺灣

2013 「臺灣之光」,藝術計劃,臺北,臺灣

2009 「臺灣可樂」,藝星藝術中心,臺北

2008 「臺灣西打」,伊通公園,臺北

2004 「梅式發滮:梅丁衍創作精選展」,海洋大學藝文中心,臺北

【聯展】

2012 「回首當代臺灣系列 I- 動者恆動」 藝術計劃,臺北,臺灣

「後民國—沒人共和國」,臺北當代藝術館,臺北,臺灣

「臺灣當代.玩古喻今」,臺北市立美術館,臺北,臺灣

2011 「後民國—沒人共和國」,高雄市立美術館,高雄,臺灣

more

藝術家

Yong TANG 唐勇

1969 年生於中國四川省南江縣,現居重慶

用白色顏料塗染象徵土地的幾何體塊、樹幹、樹冠,並用線描的形式勾勒幾何體塊、樹葉的邊緣與界面,改變自然的真實而形成視覺上的蒼白、冷漠、疏離、機械之感。以具有病態之美的人工形態反映出人對自然、生態的過度干預與操縱所形成的畸形意識與冷漠情態!具有自然生命力的、延伸於土地之中的樹根與人工形態的樹幹、樹冠形成強烈對比,呈現出現實世界(被人之欲望改變的世界)的變異、荒誕、迷離與孤寂⋯⋯作品具有強烈的批判意識,是針對現今人類共同面臨的生態問題的提出與揭示。

通過對問題的提出而尋求不同地域、不同文化之間的共通與交流,在間距中發揮自己的資源與優勢,共同解人類同樣面臨的問題。作品整體運用現成材料進行拼接、裝置處理,又將中國畫中的線描、墨染等技法技巧介入其中,形成獨特的、異樣的視覺效果,在加強對作品主題的傳遞與表達的同時,也是對當代裝置藝術語言與中國傳統書畫的技法技巧在藝術上的綜合運用的自我挑戰與嘗試。

參展經歷

2014 「幻城器息:唐勇& 堯波雙個展」,重慶美術館,重慶,中國

2008 「生死攸關:唐勇雕塑作品展」, 季節畫廊,北京,中國

「對比:唐勇 代雕塑作品展」,季節畫廊,新加坡

2016 「入境:2016 東湖公園公共雕塑邀請展」,紅美術館,成都,中國

2015 「城市之光:2015 上海城市當代雕塑與裝置藝術展覽」,上海,中國

「新態:2015 太原國際雕塑雙年展」,太原美術館,太原,中國

2014 「生態:錦江濕地公共雕塑展」,藍頂藝術節邀請函,中國

2013 「威尼斯雙年展平行展:中國獨立藝術展:未曾呈現對聲音」,威尼斯,意大利

「延伸」,2013 中國大同國際雕塑雙年展,和陽美術館,大同,中國

2010 「南京雙年展」,江蘇美術館,南京,中國

獲獎紀錄

2013 作品「花:生命的慾望」,榮獲四川美術學院2013 年教師作品展院長提名獎

2006 作品「旋律」,榮獲全國城市雕塑優秀獎

2004 作品「我與你對語」,榮獲第三屆重慶市美術作品展覽三等獎

1997 作品「翔」榮獲全國體育美展優秀獎

1996 作品「紅軍到達陝北」榮獲紀念長征勝利六十週年美術書法攝影展覽紀念獎

1995 作品「曙光」榮獲紀念中國人民抗日戰爭勝利五十週年四川省美術作品展二等獎

 

more

藝術家

Jin-Song SHI 史金淞

1969 年出生於中國湖北當陽,現居北京

我準備在這次展覽中做升級版的《灰度實驗室》,利用幾個空間的交互關係呈現不同故事灰的情感關係,如同一個靜態的戲劇,所有有視頻將以二維碼的形式裝置在畫面或者牆上,觀眾可以自行掃描瞭解這個純物質的精神空間裡每一塊色相背後的故事及情感關係,並以此自助構合一個講述邏輯。

參展經歷

【個展】

2016 「史金淞:個人設計博」臺北當代藝術館,臺北,臺灣

2015 「淞藝博: 免費下載」,凱尚畫廊,紐約,美國

2014 「說來你都不信─史金淞/ 項云雙個展」,世界畫廊,香港

2013 「儀式結束,你們離開吧」,菲籽畫廊,布魯塞爾,比利時

「不可預知的戲劇現場 - 結局 - 並非結局」,MOT/ARTS,臺北,臺灣

「灰度.武漢灰」,Art Basel,香港

「內在花園,藝術杜拜,杜拜,阿拉伯聯合大公國

2012 「不可預知的戲劇現場 第一幕 零暴動」,MOT/ARTS,臺北,臺灣

「遊園」,安卓藝術,臺北,臺灣

2011 「過去」,今日美術館,北京,中國

2010 「蠶室」,SOMA 美術館,首爾,韓國

【聯展】

2015 「全世界的未來:創造身份」,威尼斯雙年展,威尼斯,意大利

「不朽的重生:中國當代藝術」,Museum Angerlehner,泰爾漢姆貝維爾斯,奧地利

2014 「2014 武漢第三屆美術文獻展」,湖北美術館,武漢,中國

「天人之際:德耀當代藝術」,余德耀美術館,上海,中國

「當代藝術的語言編碼與話語表達」,芳草地畫廊,北京,中國

「原鄉:當代藝術展」,鴻坤美術館,北京,中國;賈平凹文學藝術館,西安,中國

「一間不屬於自己的房間」,空間站,北京,中國

「無常之常" 東方經驗與當代藝術」,元典美術館,北京,中國

2013 「第八屆深圳國際水墨雙年展」,深圳博物館,深圳,中國

「2013 上海藝術設計展」,上海當代藝術博物館,上海,中國

「佔地一平方米" 處境」,林大畫廊,北京,中國

「迪拜藝術博覽會」,卓美亞酒店,杜拜,阿拉伯聯合大公國

2012 「2012:打開天空國際當代藝術展」,長江匯當代藝術中心,重慶,中國

「天涯海角的另一邊" 當代藝術主題展」,三亞,中國

「上海雙年展」,上海,中國

「大道之行:卡塞爾中國公共藝術展」,新美術館,卡塞爾,德國

「廣州三年展主題展:見所未見」,廣東美術館,廣州,中國

「首屆新疆當代藝術雙年展」,新疆國際博覽中心,烏魯木齊,中國

「國博百年:中國百年雕塑作品展」,中國國家博物館,北京,中國

「在風景線上的第一生命居住項目」,Chan 當代藝術空,達爾文,澳洲

「對視」,藝元空間,武漢,中國

more

藝術家

Chia-Wei HSU 許家維

1985 年生於臺灣臺中,現居臺北

1953 年柬埔寨脫離法國殖民統治獨立,3 年後,在巴黎修讀建築的旺莫利萬(Vann Molyvann)回國,並於他擔任公共工程部城市規劃與住房局主任期間,設計了不少劃時代的「新高棉建築」(New Khmer Architecture)。他的團隊圈中了巴薩河(Bassac)沿岸的24 公頃土地,實現一個雄心勃勃的城市規劃方案,包括興建多層次、低成本的住宅和公共建築,諸如博物館和國家大劇院。

1963 年,位於此地區的白色大樓落成,468 個單位以最低的價位提供當地居民入住,包括市政府工作人員、教師和公務員。旺莫利萬及其團隊揉合法式簡約風格與柬埔寨傳統高架屋的手法,倚河建造四層樓高的建築,內部長廊延綿325 米,不論立於建築何處,都能夠眺望河景。

1975 年,紅高棉(Khmer Rouge)士兵攻下金邊,市民被迫遷出城市,大樓因而被遺棄,新建築與新時代的理想隨之幻滅。1979 年紅高棉政權垮台後,倖存的藝術家(主要是表演藝術家),受召來到這棟大樓居住。經歷將近50年歲月、內戰、潮濕、大火和缺乏資金等問題,使得此大樓最終成為今日低收入者的居所,設施簡陋、外觀破舊灰黑。

參展經歷

【個展】

2016 「回莫村」,鳳甲美術館,臺北,臺灣

「回莫村計畫」,巴塞爾藝術展,香港會議展覽中心,香港,中國

2015 「處境 2」, 凡阿比美術館,艾因霍芬,荷蘭

2014 「在邊緣上」,貝塔寧藝術中心,柏林,德國

【聯展】

2016 「2016 臺北雙年展 - 當下檔案 未來系譜:雙年展新語」,臺北市立美術館,臺北,臺灣

2015 「圍繞海之間」,三菱地所Artium,福岡,日本

2013 「Queens International 2013」,皇后美術館,紐約,美國

「HUGO BOSS 亞洲藝術大獎」,上海外灘美術館,上海,中國

「第五十五屆威尼斯雙年展臺灣館- 這不是臺灣館」,普里奇歐尼宮邸,威尼斯,義大利

2012 「2012 臺北雙年展 現代怪獸」,臺北市立美術館,臺北,臺灣

 

more

藝術家

􁆒􀋼Chien-Wei LIU 􁆒􀋼劉千瑋

1982 年生于臺灣臺北, 現居苗栗

土角厝(L)為17 世紀漢人成眾移居臺灣,最早發展出的建築形制之一,勾勒著當時農村社會的經濟、生活型態、勞動及生產結構等歷史特殊性。在「錦山14 號」這個計畫中,藝術家以家族所擁有的一間土角厝作為創作的對象及材料,他將這棟經歷了家族四代以上變遷,具有情感的錨定意義,而現已荒落失修、幾近頹圮的建築物進行拆解。

他將此建築的每一部件:土磚、屋瓦、結構材料、屋內的遺物等一一收集分類,隨後進行移地再製。通過拼貼、並置,與模組化的排列組合等操作程序,這些具有特定歷史意義的材料,產生了意義上的演化、轉變,挪移或斷裂。如同對家族的、社會的歷史進行拆解的具象化實踐,藝術家透過對物質材料的掌握,打散各式訊息,羅織成一個多向度的理解空間,並從中對當今社會既有的文化價值秩序提出可能的懷疑,如「懷舊烏托邦」、「文物保存」及「博物館學式的展示法」,而據此創造新的度量方法。

參展經歷

2015 「麻醉」,當代藝術空間,柏林,德國

2014 「我們之間」,當代藝術空間Studio Nikibi,柏林,德國

2013 「劉千瑋個展」,當代藝術文化空間Garden Party,柏林,德國

2012 「臺灣青年世代大展」,卡麥藝術中心,香檳亞登區,法國

2011 「自然與森林藝術節」,洛宏汀之家,法國

 

more

藝術家

Chen-Hung CHIU 邱承宏

1983 年生於臺灣花蓮,現居臺北

在《觀音》一作裡,藝術家以佛像雕刻師傅的工作過程為錄像題材,搜集現場那些經雕刻後,散落在地上的大理石碎屑塵粉,作為原料,由內而外,重新塑造出數隻姿態迥異的大理石鹿。佛教故典中,鹿是經常被提及的動物之一,也是佛陀前世的形象,在寓言故事的描述裡,往往傳遞著一種捨身奉獻的精神。藝術家藉由這些被削去的石屑,讓鹿的形體再生,整個過程如同肉身考古般,堆砌出一種現實與精神層次的觀照。而在錄像內容中,藝術家亦運用特寫視角,若隱若現地呈現佛像局部及大理石結晶、隱匿在工作室中的物件以及周邊昆蟲與植物的生命狀態等,將有機的生命形體對比石材的無機狀態,彷如以生命的短促對應著永恆的精神形象。

在創作過程中,藝術家重新檢視了佛像雕刻此一民間傳統手工技藝,並回顧花蓮大理石產業鏈的歷史結構。這件作品同時也是對於自身家族產業(林木業)生命經驗的某種轉喻。此外,藝術家也藉此反思西方雕塑發展的脈絡課題。他試著以逆向操作的方式,指出另一種造形上的形構邏輯,不僅僅是作為形象的再現,而是將物質轉化成幻象,過程中像是一趟賦予靈魂的歷險,這些材料經過不斷分解的過程,重新發展物質與精神性的關係式,而藝術家也嘗試藉由這種物質與情感轉化的工程,從中找尋出一套關於宗教與藝術之間的記憶修補術。

參展經歷

2016 「臺灣美術雙年展」,國立臺灣美術館,臺中,臺灣

「梅蘭蒂 邱承宏個展」,福利社,臺北,臺灣

「香巴拉 邱承宏個展」,弔詭畫廊,高雄,臺灣

2015 「九色鹿 邱承宏個展」,關渡美術館,臺北,臺灣

「喧嘩與騷動」,伊日藝術,臺北,臺灣

「巴黎/ 柏林/ 馬德里 國際影像藝術節」,蘇菲雅皇后美術館,馬德里,西班牙

「巴黎/ 柏林/ 馬德里 國際影像藝術節」,柏林世界文化之家,柏林,德國

「TAV 電視攝影棚計劃」,臺北國際藝術村,臺北,臺灣

「視覺混種」,中山創意基地,臺北,臺灣

2014 「巴黎/ 柏林/ 馬德里國際影像藝術節」,抒情歡樂宮數位藝術中心,巴黎,法國

more

藝術家

Tomohito ISHII 石井友人

1981 年出生於日本東京,現居東京

「無形種子的經驗」是以盆栽植物為主題的裝置作品,由自我指涉的錄像作品以及繪畫作品中探討有關移植和溫室對社會文化所產生重大影響的繪畫作品,兩者所共同組成。我相信這個主題能有效地喚起我們正視人類移民,並且能夠影響文化形構現象。從原生環境被遷移至人類居住空間的植物促使我們正視當代社會的問題。居家植物的圖象可能就是自我肖像和城市生活的隱喻。

這件植物裝置是我在東京郊區創作一系列作品時所構思,而那裡也是我出生和成長的地方。因此,整個計劃從我自身觀點出發,嘗試調查因社會轉變的加速,造成當代生活所造成的重塑與重構。

雖然我與臺北的居民具有相似的民族認同,我仍然對這個城市與它的歷史有些陌生。此次的研究經驗與在地創作能使我獲得嶄新且富意義的觀點。通過這個所謂的移植行動,其成果將成為多層裝置的一部分。

參展經歷

【個展】

2011 「複合迴路」,αm 畫廊,日本東京

【聯展】

2016 「足立區三角洲」,足立區三角洲,東京,日本

2015 「鐵道岔路」,前所澤餐會中心,東京,日本

「吾之穴,藝術之穴」,23 空間,東京,日本

「新朦朧主義」,紅磚廠當代藝術館,廣州,中國

「大和Collection 7」,沖繩縣立博物館,沖繩,日本

「純真」,芬芳聖殿,南特,法國

2014 「Parplume 大學II 展」,熊本市現代美術館,熊本,日本

「新朦朧體」,798 藝術區東京畫廊,北京,中國

「Parplume 大學展」,山下比爾(山下),名古屋,日本

「夏画家」,,東京,日本

2013 「公開雙年展」,NN 當代藝廊,北安普頓,英國

「此處有靈光」,The Window 藝廊,巴黎,法國

「白日夢」,里沃利街59 號,巴黎,法國

「太多影像」,Sprout Curation,東京,日本

2012 「群魔宮」,XYZ Collective 企劃展,東京,日本

2011 「4 人展」,Shugo Arts,東京,日本

2008 「十五年」,Wako Works of Art,東京, 日本

2007 「柏林藝術論壇」,Messe Berlin,德國

「肖像展@ NADiff」,NADiff,東京,日本

「肖像展」,廣島市立當代美術館,廣島,日本

2006 「政田武史& 石井友人」,Wako Works of Art,東京,日本

「修了制作展」,武蔵野美術大學

2005 「From/To #3」,Wako Works of Art,東京,日本

【駐村經歷】

2012-2013 法國巴黎國際藝術村()

【獎學金與得獎紀錄】

2015 第 20 回霍爾班獎學金

2012 武蔵野美術大學巴黎獎

more

藝術家

Sheung-Chuen PAK 白雙全

1977 年出生於中國福建安溪, 現居香港

2006 年我有一個月的空檔期,於是我用這個月在香港四處遊蕩,我把一頁地圖套在一頁月曆上,每日目標就在這一格的重疊內閒蕩虛耗時光。我在這散漫的遊蕩過程中像水滲入紙張,我滲入了混雜城市的空間內,我得由四周環境來提示我怎樣去發現它。

最後我用了十多個小項目來總結這計劃,大部份是一些直覺觀察和即興反應,但某些項目我一直維持創作了十年。我借這次展覽來疏理這計劃的原初資料,追溯這一剎那的前因後果,我會把內容以檔案形式在展場呈現;第二階段,我會抽出計劃的某些概念在臺北重現,請特定的參與者長時間處理我一個閃動過的概念,過程和成果也會在展場出現。

參展經歷

2016 「釜山雙年展2016」,韓國,釜山

「失調的和諧」,臺北,臺灣

2015 「他人的時間」,新加坡

2014 「未明的雲朵:一城七街」,臺北,臺灣

「曼徹斯特亞洲藝術三年展」,曼徹斯特,英國

「CCAA15 中國當代藝術獎十五年」,中國,上海

「易雅居 Yi&C」,就在藝術空間,臺北,臺灣

【獲獎】

2016 亞太區40 個不到40 歲的藝術界重要人物選,阿波羅(國際藝術雜誌), 倫敦

more

藝術家

Marketa JACHIMOVA 馬克達·賈克莫瓦

1988 年生於多馬日利采,捷克共和國,現居布拉格

這件作品透過探索與希臘神話、舞台佈景和現代雕塑相關的物件,在後歷史時代中重新詮釋其定義。我試圖以希臘神話中的冥界生活為表現方式,越過空無探索這場旅程。我的旅程是從最後走到最初,從死亡小島與黑色柏樹(我上一件作品試圖邀請觀眾進入空無,進入零度的層次)走入生物的世界。

巨型圖畫在此裝置作品中佔據了大部分的空間,這些繪畫源於之前所繪的系列作品《進入空無》,此系列作品是受到阿諾德.勃克林畫作的啟發,同時以古典建築壁帶的教堂天花板壁畫為基礎,看似真實然則完全虛構,毫無生氣的顏色及線條表現、沒有溫度又突兀的物件或裝飾,創造了接近喪禮的美感。我的理論、美學觀和靈感的來源,主要是從羅蘭.巴特、蘿拉.赫坡曼的作品,阿諾德.勃克林的畫作,以及安森.基佛或露西.麥肯錫的當代藝術作品中獲得啟發。

【個展】

2016 「宇宙」,皮耶薩特國家劇院,布拉格,捷克

「Umprum 攻擊」,國立美術館,捷克

「Per Astra Ad Monstra」,烏姆藝廊,捷克藝術學院

「藝評人獎新秀畫家」,藝評人藝廊,捷克

2015 「貝林斯基模範藝廊」,布拉格,捷克

「失魂之家」,弗拉西克,捷克

「第9 屆國際達達藝術節」,迪渥學會,科林,捷克

「失魂2 樓」,科拉德諾,捷克

「埃米爾的女兒」,拉貝河畔烏斯季,捷克

「Veletrzni Palac 國家美術館」,捷克雙年展外展

「庫拉節」,庫特納霍拉,捷克

2014 「艾爾坦藝廊」,布拉格,捷克

「埃米爾的女兒」,拉貝河畔烏斯季,捷克

「西羅藝廊」,巴賽爾,瑞士

「4 + 4 天的移動」,布拉格,捷克

「愚蠢的弗列斯基」,弗拉西克,捷克

「Pokoje Iii」,布拉格,捷克

「費迪南德春天」,瑪麗安斯凱,捷克

「色路軒藝廊」,布拉格,捷克

「奔卡藝廊」,拉貝河畔烏斯季,捷克

2013 「國家科學圖書館NTK 藝廊」,布拉格,捷克

「Roote Fabric」,蘇黎世,瑞士

「肯藝廊」,納沙泰爾,瑞士

「盒中藝術」,布拉格,捷克

「凱雅莉塔藝廊」,布拉格,捷克

「阿塔莫」,皮爾森,捷克

「K4 藝廊」,布拉格,捷克

「NTK 藝廊」,布拉格,捷克

「茲諾伊莫藝術之家」,茲諾伊莫,捷克

2012 「DADS 藝廊」,利伯瑞,捷克

「CHODOVSKA」,TVRZ 藝廊,布拉格,捷克

「4 + 4 天的移動」,布拉格,捷克

「PERLA MODE 藝廊」,蘇黎世

「BEHAL FAIER 基金會」,布拉格,捷克

「SPEJS 藝廊」,布拉格,捷克

【獲獎紀錄】

新秀畫家藝評人獎

 

more

藝術家

Peter ALWAST 彼得·愛瓦斯特

1975 年出生於波蘭華沙,現居坎培拉

在彼得.愛瓦斯特的繪畫及錄像作品中,轉換作用同時從形式與象徵上創造出不同再現系統間的對話,最後讓不同的再現系統敞開,而免於任何一種封閉狀態。繪畫媒材操作中的虛擬屬性及媒體操作中的傳統繪畫手法,這兩者之間的界面作為轉換流通的源頭,轉換著不同媒材所劃分的界線。轉換作用不僅是一種形式上的手段,它同時也是一個涵蓋個人及政治意義的載體,是與移民、社會分化,以及試圖統一社會差異之不穩定動力相關的載體。

《夜空》(The Night Sky)這件作品的對話是由一系列交錯的管子所開啟的,這些管子於圖畫的視覺與粉化表面穿進穿出。當這件作品的圖畫部份捕獲了管子的不規則路徑,發光的管子便承載了資訊,而凸顯出背景飄渺輕盈的光線並使其物質化。可觸現實被抽象化為資訊流,這些資訊流隨後則受到圖畫表面物質痕跡的質疑。

於是,在現實裡相互競爭的兩種經驗在《夜空》這件作品中並未達到最終的定論。《一切事物》(Everything)中所構建的人造場景呈現出物件、媒材與結構的碰撞,每種碰撞均具有強烈的聯想特質。明亮的天空映現一間新造木構房屋的剪影,而其木構框架只能容納部分發光的滿月,滿月的球體明顯突出於一牆之外,晝夜因而共存且縮短了時間的距離。這個佈滿隕石坑洞的月球,幾乎皆以黑白兩色描繪,接上螢幕並播放影片,影片中的攝影機似乎環繞著夜晚公園小型圓形場地中未被注意的立式麥克風。影片中可聽見基督傳教士所發出猶如鬼魅般的聲音,宣講的對象也許是夜晚這座古怪構造後方一小群意興闌珊的聽眾,螢幕中裁剪出的長方形顯示後方還有其他場景。在此作品中,白色、發光且無內容的看板昭示著自身的空虛,彼得.愛瓦斯特透過視覺和聽覺表現形式可編碼的特性,讓我們將此看板視為終極的「空無標誌」。當所見之物皆為像素和程式時,事物的外觀在此不過是奧妙的紀念物,回指我們世界中的實體。

 

參展經歷

【個展】

2015 「1,2,3」, Gallery 9,雪梨

2014 「人類的起源」, Boxcopy,布里斯本

2013 「向下看」,錄映太奇,香港

「二重唱」, Gallery 9, 雪梨

2012 「轉譯」,格拉夫頓區域藝廊

2011 「未來完成式」, 現代藝術學院, 布里斯本新作, 理安倫修畫廊, 布里斯本

【聯展】

2015 「一段時光與一個地方:葛瑞非斯大學藝術典藏風景畫」,葛瑞非斯大學藝廊,布里斯本

2014 「總是永遠當下—永恆與新媒體藝術的流通」, 白屋工作室,奧地利維也納

「澳洲平台:藝術登陸新加坡」, 新加坡藝術博覽會

「費雪之鬼藝術獎決賽入圍」, 坎柏鎮藝術中心

2013 「漂泊」,當代藝術館,澳大利亞

獲獎紀錄

2013 亞洲聯繫駐村獎:錄映太奇,香港

2011 澳洲協會新作品補助案

2010 格林街工作室室駐村,紐約 ,澳洲協會

藍花楹精選繪畫獎(徵集作品),格拉夫頓區域藝廊

2009 費裡曼圖印刷大獎(非徵集作品),費裡曼圖藝廊

2008 昆士蘭總理新媒體獎,現代美術館,澳大利亞

more

藝術家

Wei-Lung LIN 凌瑋隆

1985 年生於臺灣臺北, 現居臺北

2015 年8 至11 月間到訪四川成都,試著在這個城市找尋一個關於生活及創作的切入點,對於關注當代生活與身體感的我來說,靈感的基底總是在我處在的每一個環境抽絲剝繭,並在環境與生活感之間,以身體的具體實作提出議意。出訪之前我看著地圖,想像位於繞城高速外的畫廊與住宿地點,心裡盤算那裡應該是個偏郊區的地方,直到抵達成都後被高新區一望無際的新興市區與高樓震懾,原來我所在中國極快速發達的基地之一「天府新區」。

事實上該區域在不久之前,還是我想像中的那個郊區或農村。住所面向南邊,每天望著窗外霧濃濃的空氣,夾雜新建案的施工聲與水泥味,我雖然未見證城市開始向農村擴張的那個瞬間,卻參與著天際線變化的進行式。陳建軍、曹明浩策劃的《水系計劃》透過成都週邊水系變遷討論城市人文的流變,該計劃其中一個項目點位於新津廣灘村,乃是天府新區西南邊。新津早年除了以農業為主要產業,也因地理位置與造船工業發達而為川西重要的交通要塞,更是泯江及大成都水系的造船重鎮。

城區的現代化讓新津也開始出現高樓群自天際線隆起、擴張的光景,導致農村與自然地貌的迅速流逝。廣灘村的腹地源自泯江沖積而成,該村三面環水,故黑色的沖積土十分肥沃。因為90 年代砂石產業興盛,造成河流沿線的水文嚴重變化。泥土從耕作的功能轉化為建設城市的材料,也因大規模的造城運動為本來就多雲霧的蜀地更增厚了濃濃的當代氣韻。藉廣灘村河岸邊的泥土,雙手及身體可挾帶的份量,以簡單的行走方式帶著泥土繞行天府新區,並從村民自發的信仰中心「龍王廟」為起點,於陰曆九月十九廟會日早晨出發,用身體力行的形式回應農村到城市的現代化過渡,最後再以同樣形式將泥土返還農村。冉茂秋以影像記錄此一行為過程,以及廣灘村民到市區間各個人物對生活環境變遷的陳述。

參展經歷

2016 「切片:凌瑋隆個展」,Apartment of Art,慕尼黑,德國

「駐留項目:繞行/ 天府新區」凌瑋隆個展,千高原藝術空間,四川成都,中國

2015 「邊廓:凌瑋隆個展」,水谷藝術,臺北,臺灣

「VT 推薦展 ─ VT Show Show」,VT 非常廟藝文空間,臺北,臺灣

「高雄獎」, 高雄市立美術館,高雄,臺灣

2014 「Beyond Pressure Public Art Festival」,People's Park,仰光,緬甸

「複合物世代」,國立臺灣藝術大學,新北市,臺灣

「Why We Draw? 展」,京都造形藝術大學/ 臺北藝術大學,京都/ 臺北

「森森 For for for forest」,TKG+,臺北,臺灣

「關係的起源:自滿與在地化」,關渡美術館,臺北,臺灣

more

藝術家

Yu-Shen SU 蘇宇燊

1979 年出生於臺灣嘉義,現居埃森

城市是人類文明的產物,如果將城市比喻為人的身體,那們生活在城市裡的人們則像體內的靈魂。沒有人居住的城市就像沒有靈魂的軀體,而一個城市的生命週期不也像一個人生的生死輪迴?

中國至古以來以農業為主的標誌性國家。在過去幾十年裡它已經轉變成國一個工業與經濟的大國。目前中國是快速發展的城市化進程的一個階段標誌。每年完成約二十億平方米的新建築面積的,且使用的水泥和鋼鐵量約佔世界的40 。

這部紀錄片《人造空間》透過影像傳達對兩個城市直觀的印象以及在中國快速的城市化下,城市與居民的關係。玉門─一個廢棄的鬼城,康巴什─ 一個充滿未來神話感的城市,它們因為完全不同的原因而發展起來,但它們是一樣人口稀少的。

參展經歷

2014 「馬爾媒體藝術獎」,德國

「慕尼黑國際紀錄片電影節」,德國

獲獎紀錄

2013 第20 屆羅馬尼亞 Sibiu Astra 國際電影節獲最佳攝影獎

第21 屆德國 波鴻 blicke 魯爾區電影節獲最佳虛構電影獎

more

藝術家

Yu-Cheng CHOU 周育正

1976 年出生於臺灣臺北 , 現居臺北

《春聯、蚊蟲、風水石、煙燻、召喚、去相合、水果、家庭、收音機、海報、疾病、所有權》是一個冗長的作品名稱。這件作品是在一棟曾具產權爭議的老舊民宅中以現地製作的方式呈現。從這個可疑的過去出發,我以實際擺設的現場以及可感的詞性,召喚圍繞於生命存在的複式指涉,例如民俗、有機體或地產等,進而回應「安居」與「安身」的概念。

參展經歷

【重要個展】

2016 「電鍍金,保持冷靜,鍍鋁鋅版,祈禱,漸層,灰燼,抗議,不均,不滿,資本,香爐,佼存,

激動擊,日光。III」,就在藝術空間,臺北,臺灣

2015 「三位藝術家和三家公司與一位經理」,香港巴塞爾博覽會,香港

「另一位桀夫.莫里諾」,巴黎亞洲藝術博覽會,巴黎,法國

2014 「莫里諾」,臺北市立美術館,臺北,臺灣

「李斯特」,高雄市立美術館,高雄,臺灣

2013 「Geoff Molyneux」,華人藝術中心,曼徹斯特,英國

「易雅居 Yi&C」,就在藝術空間,臺北,臺灣

2012 「霓紅」數位方舟計畫聯展,國立臺灣美術館,臺中,臺灣

2011 「虹牌油漆」,關渡美術館,臺北,臺灣

2010 「由於來自美國的64 色蠟筆」,SUPERFORG 畫廊,舊金山,美國

「東亞照明」,鳳甲美術館,臺北,臺灣

「鳳甲美術館」,小室藝廊,臺北,臺灣

「遠方區域」,ColletPark 畫廊,巴黎,法國

【重要聯展】

2015 「偉大的一瞬」,新美術館,紐約,美國

「亞洲雙年展」,國立臺灣美術館,臺中,臺灣

2014 「物非物」,臺北國際藝術村,臺北,臺灣

「界一臺灣當代藝術展」,美康乃爾大學強生美術館,紐約,美國

2013 「皇后雙年展」,皇后美術館,紐約,美國

「亞洲時基:新媒體藝術節– 微型城市」,Stephan Stoyanov 畫廊,紐約,美國

more

藝術家

Guillaume PARIS 吉姆·巴黎

1966 年出生於象牙海岸阿必尚,現居巴黎

「水逐漸模糊、暗沉、深沉,它突然出現了。」──加斯頓.巴舍拉,《水與夢》

寧靜的水面上,一個閃爍的水體緩慢地自水下窸窣升起。平靜的水面逐漸浮出謎樣的生物,一綹頭髮似乎將這股黑暗延伸到了無盡的波瀾中。這個幽靈般聳立的物體劈開了水鏡並擾亂了泛著銀光的表面,在其上烙下一個不尋常的環形。鬼魅般的幽靈,煤煙色的團塊升起並漂浮於水面,在空氣中留下謎團,捲曲並大量滴水形成鬚根似的瀑布。不真實的形體,散髮般的湧泉破出夢和神話的水面:水泉女神納伊德先是漫開她墨水般暗黑的髮,然後又將之捲縮至明亮水波的皺褶中。這個穿透湖面的橢圓物體回到深處的居所,重回寂靜之域,它謎樣的源頭。

吉姆.巴黎的這件錄像作品借榮格阿尼瑪的原型,以共通的傳奇,神話中美妙的人魚形象為主要角色,她是水神溫蒂尼、水泉女神納伊德或海神納里德。從山林水澤間的仙女到維納斯的誕生,這個生物具有強大的召喚力,能蠱惑並產生如鄉野傳奇或噩夢般令人著魔的幻覺。

參展經歷

【重要個展】

2011 「永恆的會晤」,速寫錄像,英格蘭永恆,倫敦,英國

「視覺藝術中心」,鹿特丹國際電影節,鹿特丹,荷蘭(永恆錄像回顧展)

2010 「奇蹟」,fferate Milano,義大利

2008 「近幾之處」,五年藝廊,倫敦,英國

「鬧劇與犯罪」,多重藝廊,巴黎,法國

「奇蹟」神秘和權威, 尼爾森.費曼藝廊,巴黎,法國

2007 「鋪設好意圖」,Paradise Row 藝廊,倫敦,英國

「鋪設好意圖」,瓦倫西亞美術學院,法國

2006 「吉姆.巴黎」,倫敦藝術家工作室,英國

【重要聯展】

2016 「浸沒」(Roberto Ekholm 策展),挪威桑內斯電影院

「比翼雙飛」(Roberto Ekholm 策展),挪威葛柏格布萊尼中心

「靜物」(Agneta von Zeipel、Michael Petry 與 Roberto Ekholm 策展),布胡斯藝術博物館,

烏德瓦拉,瑞典

「飛行影像」(Tomas Demand 策展),米蘭普拉達基金會,義大利

「請觸摸:觸覺藝術」(Roland Wetzel 策展),丁格利美術館,巴賽爾,瑞士

「廚房間」(Frac Pays de la Loire 作品),藝術屋,聖埃爾布蘭,法國

「Znamia」,Le Praticable 藝術空間,雷恩,法國

2015 「精神」,布里斯多酒店,巴黎,法國

「限制」(Mathieu Mercier 策展),Piasa,巴黎,法國

2014 「秒數」(Peter Lewis 與Hoor Al Quasimi 策展),沙迦美術基金會,沙迦,

阿拉伯聯合大公國

more

藝術家

Mu-Jen LU 呂沐芢、Sheng-Wei CHIAO 焦聖偉

1971 年出生於臺灣臺北,現居高雄、1979 年出生於臺灣臺北,現居臺北

「與同一空間並存,但又不屬於其空間的空間。」我們歸屬於同一處,各自發展自身的創造性,在空間之中觀照自身的空間與他者所構成的條件,並呼應連結其條件,相對自身的他者即是自身的度量的條件,並以自身的內在與外在互為度量而形構一個場域,彼此並未討論與協調此間的空間景觀,而是互相滲透來構成諸多線索卻無以言喻的空間。

眼蟲計劃

眼蟲是一種單細胞生物,是地球上唯一同時具有植物和動物之生理特徵的生命型態,有人說這是所有生物的原型。2011 年底,團隊定名為「眼蟲」是因為這種生命形態是生命最原初的樣貌,可衍生出各種不可思議的生命形式,而且這種生物的造型又貌似臺灣這塊土地的形象,因此眼蟲計畫非常投入這種多樣性且富有生物特質的想像。呂沐芢與焦聖偉這兩位創作者以即興創作為眼蟲計劃的主要創作方式。

兩人共同創作時沒有草稿與事前的討論,整個創作過程維持一貫的自由開放態度,信任並欣賞雙方衍生出的圖像,且互不干涉對方創作。他們認為創作是一種語言,圖像本身即有具衍生的可能性,創作的過程即是兩人以圖像對話的過程,如同以字詞拼貼出一首詩或一個故事,或是大自然中互相依存與相稱的生命體系,所以畫面就會如同生物一般地自行生長,也如同生物處在自然界般自然地繁衍生長或遮蔽消失,面對熟悉與陌生的圖像隨時更迭,創作者會在過程中持續不斷地維持一種敏感又愉悅的氛圍,持續觀察畫面的改變與對話的可能性,眼蟲計劃一直能在繪畫的過程中享受畫面給他們的回饋。

參展經歷

2015 「何以為度─福爾摩沙雕塑雙年展」,駁二藝術特區,高雄,臺灣

「海島.海民打狗魚刺客海島系列─臺南的故事」,駁二藝術特區,高雄,臺灣

「韓國大邱藝術祭」,大邱,韓國

「海島.海民打狗魚刺客海島系列」,駁二藝術特區,高雄,臺灣

「福島翻訳計劃」,182 Artspace,臺南,臺灣

「大景」,絕對空間,臺南,臺灣

「眼蟲計劃─大地魂」,絕對空間,臺南,臺灣

「老虎油抄手」,新碼頭藝術空間,高雄,臺灣

「眼蟲計劃─飛碟人」,福利社,臺北,臺灣

「樹語、呢喃─比利時西利界森林裝置藝術創作」,西利界,比利時

more

藝術家

Ye-Cheng YAN 顏貽成

1955 年出生於臺灣臺中,現居臺北

我在都會生活中養花蒔草,作為和自然的對話,在野花雜草的凝視中,望向超凡脫塵之境;同時,以藝術的體悟,回顧生活現實,在信筆塗抹中觀照萬物。我在社會世俗和藝術品味之間來回擺盪,每一擺盪都是一趟探索;每個來回都是一種提昇。而每一張畫則是發現、是積累、是朝往理想世界的趨近。

參展經歷

2015 「微風花草—顏貽成個展2015」,清華大學藝術中心,新竹市,臺灣

2012 「花草圖錄—顏貽成個展2012」,龍華大學藝術中心,新北市,臺灣

2009 「山水圖錄—顏貽成個展2009」,臺中港區藝術中心,臺中市,臺灣

2003 「我自然—顏貽成個展2003」,北縣藝文中心,新北市,臺灣

1999 「自然圖錄—顏貽成個展1999」,福華沙龍,高雄市,臺灣

1997 「理性之夢—顏貽成個展1997」, 禪50 畫廊,高雄市,臺灣

1994 「Erebus—顏貽成個展1994」, 伊通公園,臺北市,臺灣

1993 「Erebus—顏貽成個展1993」, 435 畫廊,紐約市,美國

1989 「顏貽成個展1989」,福華沙龍,臺北市,臺灣

1988 「顏貽成個展1988」,美國文化中心,臺北市,臺灣

more

藝術家

Shinji OHMAKI 大卷伸嗣

1971 年出生於日本, 現居東京

視線隨著古意的光所投射出的圓,落在赤紅色的圖騰紋樣上,眼前所呈現的便是《回聲》系列作品。自古以來,圓即用於象徵永久或完滿之物;各式各樣的圓,孕育種種宇宙性的空間。光線照射後於幽暗裡浮現的紅色圓形「彼方」,不僅是將平常未能見得的生命活動奇蹟似地予以視覺化,更作為串連時間或記憶之窗而顯現。

大卷伸嗣利用迄今於世界各地蒐羅的各式圖騰紋樣,揉合多種文化,以理想世界的攫取勾勒,來構成展示空間。自黑暗之中,凝望以礦物顏料所描繪的窗景「彼方」,超越時空,窺視那些編織至今和現下正逐漸消逝的故事,甚至從今而後即將誕生的故事。

參展經歷

【近期個展】

2016 「黑屋」,Art Access Adachi Downtown Senju–Connecting Through Sound Art,東京, 日本

2015 「Liminal Air Fluctuation - Existence」,愛馬仕專賣店,巴黎,法國

「構築之詩」,安卓藝術,臺北,臺灣

2014 「消逝與構成」,The Drawing Room,吉門營房,新加坡

「」,Agnes b. AOYAMA,東京,日本

 

more

藝術家

Rheana GARDNER 禮安娜·加赫內

1982 年出生於美國馬凱特,現居猶他州雪松城

在現代文化中,女性透過節食、淨化來改造她們的身體,以符合俗世理想中的美。這一系列的攝影自畫像探索著現今社會對整型手術的執念,以及女性在力求塑造完美軀體的過程中所承受的身體和心理上的傷害。身為一位當代藝術家,我藉助濕版攝影這種具傳統特色的古老攝影技術表達對此議題的關切。

攝像

我首先用我的Nikon F100 35mm 相機和Kodak GX 底片自拍,之後再以裁剪、刮花、繞上膠帶的方式處理正片。我在一片18x22 英吋透明壓克力塗上顏色,用父親舊的Kodak Carousel 幻燈機將影像投射至壓克力版上,讓添加上去的塗料肌理和基底得以顯現。接著,在這個投射出來的影像上,我大量地拼貼挪用的影像,包括:醫學插畫、Vogue& W 雜誌剪報、歷史繪畫以及剪報的片段到壓克力板上。之後,我再以Graflex Super Graphic 4x5相機和Kodak GX 正片拍攝這件新製的混合媒材,並將最後的影像掃描黑白列印於Pictorico OHP 透明片上。此4x5 的黑白透明片隨後又轉曝在更大的黑色鋁板上。

製作過程:黑色藝術

火棉膠濕版攝影術發明於1851 年,因此又稱「黑色藝術」因為當攝影師的手指接觸到硝酸銀會留下黑色的污漬。濕版攝影的製作過程緩慢而費工,非常敏感地脆弱姊且容易產生變化。每一個鋁板需要用手工塗上火棉膠(乙醚和酒精),在暗房浸入硝酸銀溶液,經過幾分鐘的時間,讓鋁板產生變化後,我再用放大機將自己的影像投射到濕版上。當鋁板獲得適當的曝光,再以手工顯影15-30 秒,然後以氰化鉀溶液定影。在鋁板沖洗後,再塗佈一層薰衣草山達膠凡尼斯。

火棉膠濕版攝影的過程可說是難以預測的,每個版皆是獨一無二的,或許並不完美但沒有任何兩個版是相似的。對我來說,濕版攝影的美在於製作過程中些微的不完美。置身於這個女性極力追求完美的世界之中,我覺得必須以這種帶有缺陷美的媒材來進行創作。

參展經歷

2016 「雕塑與渴望」,中國人民大學,北京,中國

「當代赤裸」,SE 攝影中心,格林維爾,南卡州,美國

「光敏感2016」,藝術交叉口,吉爾伯特,亞利桑那州,美國

2015 「另類過程」,攝影天地藝廊,密德柏里,佛蒙特州,美國

「藝術和設計教師展」,布雷斯威特藝廊,賽德市,猶他州,美國

2014 「關於美麗」,藝術攝影中心,科林斯堡,科羅拉多州,美國

「猶他當代藝術館」,大型藝術拍賣展會,鹽湖城,猶他州,美國

「藝術和設計教師展」,布雷斯威特藝廊,賽德市,猶他州,美國

2013 「第4 屆針孔雙年展」,雷克攝影中心,舊金山,加州,美國

「第6 屆年度塑膠相機展」,雷克攝影中心,舊金山,加州,美國

「8x8 相片派對」,銀眼攝影中心,匹茲堡,賓州,美國,美國

「第4 屆針孔雙年展」,雷克攝影中心,舊金山,加州,美國

「藝術和設計教師展」,布雷斯威特藝廊,賽德市,猶他州,美國

2012 「SPESW 評審委員展」,藝術攝影中心,科林斯堡,科羅拉多州,美國

「願你在此11」,A.I.R. 藝廊,布魯克林,紐約州,美國

「6x6」,羅徹斯特當代藝術中心,羅徹斯特,紐約州,美國

「另類視線」,688 藝廊,舊金山,加州,美國

「藝術和設計教師展」,布雷斯威特藝廊,賽德市,猶他州,美國

「幻象& 化學:另類過程」,克爾南藝廊,列辛頓,維吉尼亞州,美國

「國際攝影雙年展」,冰宮藝廊,布宜諾斯艾利斯,阿根廷

獲獎紀錄

2010 「另類:過程是王道」,佳作

「茱莉亞瑪格莉特卡麥隆獎」,入圍

「藝術大學春季秀」,佳作

「第25 屆優勝美地文藝復興」,佳作

2009 「第3 屆年度國際評審展身體脈動」,第二名

more

藝術家

Guillaume AMAT 吉姆·阿瑪

1980 年出生於法國昂熱,現居巴黎

《開放場域》

在《開放場域》作品計劃中,吉姆.阿瑪以地域的概念看待空間和攝影行為本身。他以4 x 5吋大型相機及6 x 7 公分的中片幅相機拍攝了此系列作品,探討風景再現以及地域的概念:透過一面在現場設置的鏡子(80 x 120 公分),引入鏡子前方的域外景象,以重構風景並創造出一種雙重詮釋。鏡子在此被視為圖畫,透過影像的多重映照以及重疊取景,成為探索攝影景框界限的一種方式。此作品是《流動的法國疆域》(France(s) Territoire Liquide )集體創作計劃的一部分,該計劃匯集了43 位法國攝影師對法國地景的觀點。

《岩石深處》

《岩石深處》作品計劃是從地理疆域及其再現的概念出發,以現地製作的方式製造出夢幻般的佈景,探索位於西班牙的巴爾德納斯.雷亞爾斯自然公園(Parc Naturel des BardenasReales)的沙漠景觀。這件作品藉由人物場景編導和實物裝置,映照多重的影像及景框,展現對風景和視覺的探索。這些隱遁和孤立的風景,無論是從人們對未知、神秘領域的興趣,或者從保衛或庇護感來說皆令人著迷。而沙漠作為一個起始點,一如促使影像和歷史誕生之寶匣。在此系列作品中,人物是投射空間裡的見證者。他遊歷、探索、挖掘岩石,探勘著岩石的層理,去理解這些源於消逝世界的碎片,這些猶如隱跡紙本(des palimpsestes)的岩石。

源自於希臘文的隱跡紙本(des palimpsestes)意指「刮擦」。中世紀手抄經僧侶刮除、褪去古羅馬時期作者原本書寫於羊皮紙上的手書,重新使用此古老的羊皮紙卷記載宗教經文。然而,這些古老書寫的痕跡有時可被辨識,於是文藝復興時期的人本精神重現了失落的書寫,例如西賽羅和塞內加的典故。數個世紀,甚至數百萬個世紀以來,這個人物遊歷於岩石深處,試圖譯解每一次見證:時光積澱的記載。

 

參展經歷

【個展】

2013 「蛹」,巴黎聖日耳曼德佩區藝術攝影節,法國

2012 「西班牙巴德納斯雷爾勒斯自然保護區」,波爾多國家海關博物館旅行攝影藝術節,法國

2010 「星雲及西班牙巴德納斯雷爾勒斯自然保護區」,巴黎特殊畫廊,法國

2007 「藍蒂奇──卡馬爾格的歷史」,亞爾聖安妮禮拜堂,法國

【聯展】

2016 「新財富」第15 屆國際建築展法國館,義大利威尼斯雙年展,義大利

「地平線及其後?──從2016 年之後」,旺克,法國

2015 「2015 年阿爾聚會──聯展計劃」,阿爾廣場,法國

「新藝術收藏展」,法國昂熱美術館公眾收藏

2014 「法國液化地區跨攝影圖畫展」,里爾,法國

「法國電視──幻燈片為第一次世界大戰紀念之空間紀念展」,法國

2013 「法國旺多姆攝影遊行節」,法國

「楊畫廊─馬戲團展覽」,布魯塞爾,比利時

2012 「藝術佔領時代廣場──美國紐約」,時代廣場投影, 紐約,美國

 

獲獎紀錄

2010 法國巴黎PHPA(作者酒店攝影獎)第一名

西班牙馬德里拉卡薩德, 委拉斯貴茲藝術大獎

2008 阿爾聚會評審最愛精選作品

美國紐約創意季刊職業攝影比賽亞軍

公眾票選巴黎攝影獎第二名──自我肖像──美國「蛹」

國際攝影獎榮譽提名,美國洛杉磯,「蛹」

社會與紀錄攝影(Aidda)第二名,「藍蒂奇」(Rizdici)巴黎,法國

 

more

藝術家

Renaud CHABRIER 雷諾·夏比希

1974 年出生於法國里爾,現居巴

黎詮釋繪畫的能力是人類基本的天賦,它和語言相輔相成。每一幅畫經由筆畫的構成皆可產生屬於自身的空間,而從內在將圖畫的實踐與觀看所需的時間聯繫在一起。無論從詩學或科學目的來說,多幅圖畫可以組合在同一張圖面上,以生成一個視覺形象的共同空間。這種方式被廣泛地運用於東西方以及科學文化之中,一直到攝影的成功才讓「投影空間」的這種將再現世界區分為「二維」和「三維」空間的概念變得普遍,而電影的成功又出乎意料地強化了長久以來「靜態」和「動態」再現之間的對立。

今日,數位工具提供我們一種新的洞察力去深入圖畫所形成的共同空間。數位的技術能夠製造彎曲和變形,直接活化早期藝術作品原來的質地。經由動畫製作的程序,介於影像及其應有的「靜態」面向之間的完整對稱關係消失了。而當此關係消失時,所產生的「去相合」作用使得早期作品的空間性更容易被看見。

我們可從這些操作中得知某些並非全新、但卻鮮少被覺察的觀點:圖畫的基本空間結構從不仰賴中心透視法。如今,這些視覺再現的資源可以再次結合科學傳播的優勢,以克服知識的片段和非物質化。然而,這些非傳統的做法也需要非數位式之創作實踐的強力介入,例如舞蹈便是有利於寫生發展的一種創作實踐。在繪有數名舞者的一幅圖畫中尋找共同空間,有助於訓練人們在一個非平面的生物呈現中尋找數個細胞所組成的共同空間。

現代舞蹈一如現代藝術,對於空間與人類生活之間的關係有很深刻的認識,而這可能是因為受到東方的影響。因此,這裡是以最簡單和基本的動畫操作──製造出一個「舞蹈」軌跡及其運動時所生成的空間──呈顯東西方以及科學文化間的對話。

我為此次大臺北當代藝術雙年展所提出的裝置作品稱之為「繪圖實驗室」。此作品試圖透過史前壁畫、文藝復興時期繪畫、人體素描以及科學式的生產和實踐,呈現某種今日人們所能設想的「間距」,以感受、運用圖畫的潛能。

 

參展經歷

·過去6 年,我大多為重要科學展創作裝置與電影作品:「達文西特展」巡迴巴黎、里約、倫敦

科博館;「大腦」、「高盧」、「中古世紀」巴黎科學與工業城。

·巴黎童書原創繪畫展。

·巴黎、熱那亞、海德堡各種環境伴隨舞蹈、音樂或科學演講現場作畫。

獲獎紀錄

2004 《眼鏡才能看到骷髏》獲得法國兒童科學書籍大獎。

more

藝術家

Hajime TAKEUCHI 竹內創

1968 年出生於日本兵庫,現居京都

《黑/白》

這件作品是利用iPod Touch 可攜式資訊終端機呈現互動式的文字設計。由藝術家感興趣的「文字」與「聲音」所創造的精選句子,以韻律、時間、空間及行動裝置螢幕的觸感來表達句中的涵義。

透過影像與文字之間的互動和物理性質,傳達兩者間的相互關係。

作品根據每個句子的文字移動方式來呈現互動式的動態設計,文字會依照句子內容與使用者的手部動作而移動。

Softpad

創新設計團隊Softpad 於1999 年成立於京都,擅長運用視聽多媒體素材。他們在裝置藝術、現場表演、聲音藝術及設計等領域的表現都十分活躍,超越藝術類型的限制,探索媒體藝術表現的疆界與連結。

 

參展經歷

2006 「可感知事物」,現代藝術博物館,滋賀,日本

2007 「巴黎EXIT 藝術節與莫伯日VIA 藝術節」,法國

獲獎紀錄

2016 入圍「Jerwood 開放森林」獎項

2002 英國國家高等教育陶藝協會獎,第四屆當代陶藝展覽

2001 Mann Group 代表作繪畫獎,皇家藝術學院

 

 

more

藝術家

Marcello GHILARDI 馬歇羅·葛雷迪

  • 1975 年出生於義大利米蘭,現居維琴察

這件作品令人想起東亞傳統中的屏風,一種立於基座之上的雙面繪畫裝置,觀者需要移動位置才能完整地觀看整幅作品。於是,「間距」便在不同視域中展開,於同一個結構中同時呈現清晰(陽)面與晦暗(陰)面。

1. 《兩眼之間,「陰」和「陽」》,2014 年,凡尼斯、油墨、木板,160 x 155 x 45 公分

這是一件雙面繪畫的裝置作品,邀請觀眾繞行屏風去感受影像的雙重維度,從中開啟「之間」(in-betweenness),一種觀者和世界去相合的關係。

2. 《早晨》,2014 年,凡尼斯、油墨、畫布,100 x 200 公分

去相合出自於一種介於中國和歐洲繪畫傳統間的定相之外(out-of-phasing);圖像在擺盪間刻畫自身,那是一種介於抽象與雲霧山水之間的不定形式。

3. 《空之花》,2013 年,亮光漆、噴漆、壓克力板,100 x 100 公分

這件作品的名稱隱喻著萬物諸事無常與短暫幻滅的佛學哲理。一張面孔逐漸融於影子中,與其原貌不相符,而螢光花瓣的亮點則爍現於黑暗中。

 

參展經歷

2014 「鷹與獅」( 插畫個展),維琴察,義大利

2011 「第54 屆威尼斯雙年展」,義大利館,義大利

2008 「痕跡」( 繪畫個展),帕多瓦,義大利

2005 「聖凡德利藝術」( 繪畫聯展),米蘭,義大利

2004 「閃電幻影」( 繪畫個展),維琴察,義大利

2001 「綠洲」( 插畫暨繪畫個展),帕維亞,義大利

 

獲獎紀錄

2009 義大利美學協會新美學獎

more

藝術家

Florence MERCIER 佛羅倫斯·梅歇爾

  • 1961 年出生於法國,現居巴黎

佛羅倫斯·梅歇爾畢業於凡爾賽國家高等景觀學院,1988 年在巴黎成立自己的事務所。承接從花園設計到區域規劃不同尺度的景觀設計項目,業務遍佈法國和其它多個國家。

佛羅倫斯·梅歇爾與亞洲的頻繁往來豐富了她的景觀設計思想。她在自己的設計中,特別關注設計對象的空間特點與空間的各種變化形式,及其與使用者之間的互動關係。她將環境問題置於景觀設計的核心,使其在空間形態中獲得體現。此特點尤其展現在她對生態多樣化以及水資源管理結合的處理方面。

佛羅倫斯·梅歇爾在景觀與城市規劃領域,從事多種規模的項目研究與設計,包括從花園、公共空間到地域性規劃各個尺度的設計項目(如:地域性研究:生態區,協商規劃開發區:園區,技術園區與大學園區:城市更新項目 – 公共空間設計 – 道路項目、自行車路線設計 – 公園與花園 – 河岸與自然空間設計 – 藝術創作)。其代表作品有:北京法國大使館花園、凡爾賽大公園綠道改造,眾多河岸改造如塞納河岸Epinay 段改造、大巴黎地區多個生態小區設計,以及受邀參加盧瓦爾河畔紹蒙公園花園展及聖保羅當代藝術博物館花園展。

梅歇爾女士的作品是她個人與職業經歷的反映,每一次的旅行和相遇,都交織著她對土地科學、生命、人文等不同學科問題的探索,探討人類與自然、空間的關係。

 

方法

在她的設計中,佛羅倫斯·梅歇爾嘗試不同的認知方式,這引導她創作出生活化的景觀。同時,她也體驗多樣的創作過程,整合能夠體現大眾價值的景觀元素。形變及轉化的概念一直存在於她的思考中,她提出了從地方性到整體性的尺度轉換問題。

對梅歇爾女士而言,景觀設計是持續在場地與土地之間的對話。場地是人們生活的空間,它承載了人們所有的感官體驗;土地的概念則強調所有物理屬性的總和。景觀設計也是通過極端化的手段創造張力。如果用朱利安(FrançoisJullien)的觀點來解釋,是讓場地產生的「張力」並使其活化的作用。最後,環境問題是梅歇爾女士所有反思的核心,它讓我們對場地有了新的認識,重新定義城市與自然之間的關係。這是我們這個時代經濟、生態、社會,甚至是哲學問題的反映。

 

參展經歷

2008 「花園節」,紹蒙城堡,法國

2010 「花園節」,聖保羅現代藝術館,聖保羅,巴西

2011 「富饒的城市」,建築與遺產城,巴黎,法國

more

策展人

朱利安 François Jullien

法國學者朱利安(François Jullien, 1951~

法國漢學學會會長(1988-1990) 巴黎第七大學東亞系主任(1990-2000);國際哲學院院長(1995-1998);巴黎第七大學教授兼當代思想研究所所長及葛蘭言中心主任;法國大學研究所資深會員。現任法國人文之家世界研究學院「他者性講座」教授。

 

【主要研究成果與學術貢獻】

1. 中國的貫通道理(cohérences chinoises

朱利安分析並闡明中國思維和文化的內在貫通道理。他對中國傳統詩歌詮釋中的原創性範疇所作的分析,確實讓讀者看到,中國從古代到當今的確存在著它本有的貫通道理,那不同於古希臘及歐洲賴以建立的「意義」(sens)思維。歐洲的「意義」必得有圈定的範圍,明確指出某事某物,定下目標,是故,中方注重的是貫通道理,西方強調的是具有因果論的「意義」。朱利安捻出了不少中國貫通道理,諸如「曲而中」、「淡」、「勢」、「功效」、「默化」、「虛位待物」等等的;然後把它們作成哲思概念,讓人可以使用的思考工具。這麼做,便將中國古典思想帶進了哲學場域,因而可重振歐洲哲學。

 

2. 哲學命題:

歐洲哲學乃建立於幾個重大的支柱上,諸如「存有」、「真理」、「上帝」、「自由」、「因果論」等等的。朱利安在他的《內在性的修辭:《易經》之哲學解讀》(1993)里試圖通過中國思想古老的奠基經典之一《易經》,闡明其內在性思維並不排除超越性。內在性思維凸顯的是生成變化過程,他在《過程或創造:中國文人思想導論》(1998)里也再一次討論過程思維,那是不同於歐洲文明的創造論。他在《進入思想之門:思維的多元性》(2012)里特別分析世界上三種思想——中國、希臘、希伯來-基督教——對世界「起始」所提出的看法,以便解釋思維的多元性。

 

3. 文化多元性:

文化研究是目前的顯學,朱利安對文化多元性做了深刻思索。他2008 年出版的《普世,劃一,共享以及文化之間的間談》,就分析了三個被人們渾淆的觀念:普世(luniversel)、劃一(luniforme)、共享(le commun),並提出他的文化間談理論立場,就是主張一切的文化都具有可理解性,我們用「間距」與「之間」概念來進行文化間談。朱利安2011 12 月以「間距與之間」作為他的「他者性講座」的就職演講主題,正式提出這兩個概念,以富有孕育力的「間距」概念取代無生產力的「差異」,並且說明「間距」所製造的「之間」正是讓一切流通之處,(庖丁解牛便是極佳例子)。

 

4. 美學/審美觀:

朱利安早在《淡之頌:論中國思想與美學》裡就探討中國思想與美學/審美觀,為歐洲的美學打開一個間距。2000 年出版的《本質或裸體》以裸體為切入點,分析歐洲的絕對美依附於形而上的本體論。他在《美,奇特的理念》(2010)一書里精闢解析歐洲的美學傳承與審美觀的演變。2014 年出版的《山水之間:生活與理性的未思》通過對歐洲風景畫與中國山水的探討,不僅處理了審美的問題,更開發了山水思想的資源以提出他的風景思想。

 

5. 生活哲學:

朱利安從純中國思想研究,參照該思想以使歐洲哲學重新出發,為跨國際跨歷史的文化多元性提供可能,最後展開生活哲學。朱利安強調要注重生活,活于山水之間,不再只是邏輯推理。

2015 年初春出版的《從存有到生活:中-歐思想詞彙》是朱利安四十年的思想研究工地的一份總結,清楚地闡明他所製造的概念,說明他為什麼要重新質疑大家已不再懷疑的或者從未想過要質疑的觀念,諸如「因果論」、「真理」、「自由」、「主體與客體」等等。這不是為懷疑而質疑,而是為了開拓「可思的」(le pensable)領域,每一位真正的哲人都曾經將可思的邊界推得更遠。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