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動

博物館活動訊息發布

|| 博物館營業中|工作坊活動 ||

△△ 實驗室:生活裡的吃與做 ▽▽

⌊  第一場 ⌉ 好時好米:從選米、煮飯到品味生活
時間|2025/11/8(六)14:00-16:00
講師|石傑方,富興米店第二代,曾於食品選物店服務逾15年,返鄉後轉型經營以米食為核心的飲食選貨空間。

「富興米店」創立於1992年,位於板橋浮洲地區,最初是一家傳統小米行。2018年改裝後,將米與生活中苦辣酸甜的調味品結合,除了各式食材,也精選與美感相關的生活選物。

第二代老闆石傑方以凝聚多年煮飯經驗,帶領大家從認識米的品種、挑選方法,到洗米訣竅與炊煮細節,學習如何依不同情況選擇最合適的煮飯方式,並於現場示範與提供好米試吃,讓學員從細節中,品味生活的溫度與米香的層次。

⏍菜單|各種好米 
報名連結:https://reurl.cc/z5nvL0  


⌊  第二場 ⌉ 新住民的異文化經驗:傳承媽媽味道的異國料理
時間|2025/11/15(六) 14:00–16:00
講師|章彩燕,緬甸華僑、在地居民,前異鄉雲料理店老闆,代表浮洲不同的族群與飲食文化。

自民國80年代以來,隨著外籍配偶與移工人口的增加,浮洲地區也逐漸出現各式異國料理的家庭餐館與食材店。來自不同文化背景的新住民,讓浮洲的味道更加多元,也豐富了我們對「日常飲食」的想像。

邀請居住在浮洲的新住民媽媽,分享她來自緬甸的日常味道。不只是學做料理、品嚐風味,更是一場文化對話:從緬甸飲食文化、在台生活的轉變,到食材在哪裡買、怎麼挑,都是這場「媽媽教室」裡溫暖的一部分。吃一口異鄉的家常,也是在浮洲落地生根的證明。

⏍菜單|涼拌茶葉、椰奶凍 
(每位學員做完後可帶一份回家,請攜帶環保餐盒。)
報名連結:https://reurl.cc/nYG9D6 


⌊  第三場 ⌉ 漬美好生活封存術
日期|2025/11/29(六)14:00-16:00
講師|洪琬淳,在浮洲經營咖啡廳與文化空間,也教大家泡酒、漬物。

歡仔園有原住民的菜園之意,浮洲位於湳仔溝和大漢溪兩河流域,土壤肥沃,早期居民也以種植蔬菜、竹筍等維生。醃漬是祖先為了解決食物稀缺問題所創造的技術,到了現代則成為突破季節限制的料理方式。浮島日常的菜餚中也經常使用醃漬的方式料理食材,這次帶大家一同在美術館裡體驗手作醃漬,封存風土物產與節氣美味。

⏍菜單|獨家配方醃蘿蔔 
(每位學員做完後可帶一份回家,請攜帶環保餐盒。)
報名連結:https://reurl.cc/ZNLKx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