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氣草」 臺藝大2017年熱對流藝術節平行展

展覽時間:2017/11/16~2018/01/13

開放時間:週二至週日, am 11:00-17:00

開幕:

地點:有章藝術博物館、北區藝術聚落

「空氣草」展覽計劃

臺藝大2017年熱對流藝術節平行展

 


 

展覽說明

 

當表演藝術從劇場過渡至展場,該如何重新構組身體、物件與空間之間的關係?因應「第一屆大臺北表演藝術節」的登場,國立臺灣藝術大學有章藝術博物館將舉辦平行展「空氣草」,邀請同時跨足表演藝術以及視覺藝術的工作者參與展出。

 

「空氣草」一展遊走在在物件-道具、行為-表演、裝置-舞台設計等交疊而凸顯出的地帶中,探索視覺藝術作品中的劇場特質以及表演藝術作品中的造形性。參展作品不只著陸於造形藝術領域,亦非純屬於表演領域,而是在相互跨域中遊藝逐形而居、在實踐造形力與表演力的過程中生成與演繹,一如無需根部而只仰賴葉子吸收養份便可生存的空氣草,它們的根部用於固定以進行著生,但若無根仍能存活。

 

「空氣草」將於有章藝術博物館以及鄰近校區的北區藝術聚落展開為期三個月的展、演、映活動,邀請觀者在人(身體)、事(行為/表演)、物(雕塑/物件/裝置)」的流轉中體驗展演力/生命力的交織與延拓。

 

http://www.airplants.sense-info.co/tw/

 


 

展覽時間:20171116日至2018113

 

展覽地點:有章藝術博物館、北區藝術聚落

主辦單位:國立臺灣藝術大學

執行單位:有章藝術博物館

 

策展人:張君懿

參展藝術家:Christian Rizzo、La Ribot、何采柔(+黃思農)、李蕢至、林人中、蔡影澂

縫縫工作室、徐瑞謙、張永達、郭文泰、郭月女、劉彥宏、澎葉生、盧詩潔、蘇威嘉

 

 


藝術家

盧詩潔

1992年出生於臺灣 , 臺中。


我們由過去的一個個體及可以生活的狀態,而後成為一個看似自我但每日無法控制自己的藉由互聯而集體生活的媒體世代。

藉由場面的轉換,各畫面的元素視體積產生了變化;代表著群體的房子成為了一個集體的社會,社會的集體轉化為一個細胞體,而被發現於個體中,這個由動畫模型所建構的空虛身體最後與真實的眼睛重疊在一起,就像一個於未來的過去記憶,重現於腦海。

 

 

 

more

藝術家

郭文泰

出生美國蒙大拿,2002年 定居臺北


河床劇團藝術總監,在臺灣生活20多年,這片土地也是他的創作靈感。

將你引進私密的空間,神秘、陰性的氣氛,隱晦的情慾與暴力,然而表面看起來幾乎是甜美的、童話的,像刀鋒流下紅色的蜜。

河床的作品沒有線性的結構,基本上不使用語言(偶爾在歌詞或紙面上傳遞一些提示性的字句),僅以音樂、場景、道具、動作的組合來發展表演。

 

more

藝術家

La Ribot

出生西班牙馬德里


13歲進入古典舞蹈學校學舞,畢業後到法國求學,與友人組過舞團,解散後成為觀念表演藝術家與獨舞舞者,後來也編舞。

作品內容以女性身體意識為主題,強烈不失幽默,以即興、偶發、機率等觀念引入舞蹈的具體實踐之中,企圖打「藝術」與「生活」兩者關係界缐,如作家Irène Filiberti 而言:LaRibot將其身體塑造成一件「藝術產物」, 一種無生命物性的生物體。

 

 

more

藝術家

Christian RIZZO

出生於法國坎城,他的藝術生涯始於杜魯斯。


一開始,赫佐成立搖滾樂團,並創立自己的服飾品牌,他之後前往尼斯的Arson藝術學院(Villa Arson)攻讀視覺藝術。偶然的意外邂逅,讓赫佐走上舞台。

1990年代,他和為數眾多的現代舞編舞家合作,有時擔任音樂創作,有時擔任服裝設計。1996年,赫佐創立自己的團隊「脆弱組織」(l’association fragile),並展開一系列不同領域的演出,包含舞蹈、時尚圈以及視覺藝術界的委託創作等等。

 

more

藝術家

張永達

目前工作與居住於台北。作品包含多種形式,如聲音-影像、實驗聲響、聲音裝置和現場演出。關注與善於觀察日常生活中的細微變化、易於忽略的物理現象和聲響,以空間裝置呈現,意圖在重度視覺導向的現今環境之下,喚起用身體其他感官去觸診與開發這個世界。近年與舞蹈、音樂其他領域的藝術家合作,並於亞洲、歐洲、北美和南美洲多個聯展和藝術節展演。

 

《相對感度 N°4-C》2017, 電磁閥、不鏽鋼、鐵、水、硫酸銅、電腦、客製化、電加熱器、客製化微電腦晶片控制模組


人類的感知無法被系統組織化與精確數據量化,因此身體感官對於空間環境或其他感知變異的察覺與調整,是在一種相對的狀態經驗和比對下所形成,透過細微差異化因素下的身體感知,形成相對的感知程度。「相對感度」是一系列創作計劃,圍繞在以身體感官對於聲音、視覺、溫度和空間之間的關係,所發展的系列聲音、空間裝置。

身體的感知,是一種本能的、直覺的反應系統,透過它,我們的身體得以閱讀與回應當下的狀態,而視覺一直是人類長期所依賴的主要身體感官,視覺的第一眼接觸,往往支配我們對於訊息的解讀及思考, 「相對感度」系列作品試圖讓觀者用其自身其他感官的層面,去獲取視覺以外或是視覺所不可見之訊息和狀態,其概念在於挑戰觀看的方式和感官的支配,和對於觀眾快速觀看作品的習慣,以及過於依賴或完全視覺形式思考的觀看方式, 在習慣了速度之後,我們是否可以回到慢速地觀賞方式?在時間概念上,「相對感度」系列作品將作品的發生與發展時間延展為整個展覽期間,從始至終的樣貌狀態,隨時都在變化與累積。此次展出的作品《相對感度 N°4-C》,以三種不同濃度之藍色硫酸銅水溶液,分別滴在地面的三片加熱鐵板上, 藍色溶液遇熱汽化產生聲響,瞬間轉變成白色結晶,在不同濃度的差異之下,鐵板表面殘留的結晶與紋路因此產生不同的時間性雕塑/繪畫發展的狀態。

 

 


more

藝術家

徐瑞謙

1994出生臺灣 ,苗栗。創作於臺灣 臺北


身體帶領著我們感受了這個世界,創作回應對於觸碰與動作後對物質產生影響的好奇,物質本身的精神性,來回的構作,是直接、親密,似乎在喚醒未明的意識,或許模糊矛盾,從中探索著。

 

《從》2017, 鐵、石膏、彈力繩、木頭、現成物 , 尺寸依場地而定


咦?每個空間中蠢蠢欲動著,跟隨閱讀到的節奏聲響徘徊。像是physical theatre的表演者透過運動、手勢、舞蹈的表達,隨著他們的情緒與身體間進行交流。透過北側校區的空間藉由物件元素的介入書寫進行測量。物件似乎在空間中運動,在痕跡中可以看到移動的過程。從創作者身體的介入,那動作後產生的效應,到物件與物件間的構作下相互交織與書寫軌跡在空間中打開了彼此的距離與方向,創造了暫停的平衡。當觀者進入作品場域中透過閱讀不斷思考空間以及材料與自身的關係,在線索中進入詩意的感知空間。

無力、癱軟、緊張、聚集、暴力、強硬、柔弱、矛盾、結構、移動……姿態的變換,趨近後又後退,滑行運動過程也將會面臨停止的那瞬間,隱約聆聽到了正在訴說著秘密。

動態_靜態

 

more

藝術家

蘇威嘉

1981年出生於台灣高雄


畢業於國立台灣藝術專科學校,受吳素芬教授啟發,畢業後於2004年成立驫舞劇場,長期為舞團編創新作與演出,2007年集體創作作品《速度》獲得第六屆台新藝術獎表演類年度大獎,2012年與陳武康合作的自傳式作品《兩男關係》隔年於德國獲科特尤斯編舞大賽金獎與最佳觀眾票選獎,2009至2013年在美國芭蕾大師艾略特費爾德邀請下,加入Ballet Tech舞團,擔任客席舞者,2013年開始蘇威嘉開始進行以《自由步》為題的十年編舞計畫,加深探索線條、舞步、造型、律動與音樂及光線的關聯,追求舞蹈身體的細緻、極限,進而引領觀眾賦予表演者各種想像與情感的連結2015年被舞評形容為一個將美感耕耘至極致的演出。

2016年蘇威嘉獲選台灣國家兩廳院駐館藝術家,並由兩廳院委託製作《自由步 - 身體的眾生相》於台灣國際藝術節演出。蘇威嘉同時也進行跨界的合作與嘗試,如台灣電力公司與豪華朗機工的公共藝術案、台北藝術大學與多所國際大學共同發起的跨藝計畫、香港導演林奕華作品中的肢體指導與編舞、台北聽障奧運與世界大學運動會編舞。

 

 

《自由步-聽身變位》2017, 錄像 


《自由步》是編舞者蘇威嘉自2013年發起的十年創作計劃,作品著重在身體的開發,拋卻形式,藉由頂尖舞者的身體為媒介,共同探索、創造更多名為舞步的身體語彙。《自由步-聽身變位》是與藝術家張君懿首次的跨領域合作

在一段雙人舞中,舞者藉由長期的訓練,身體的觸覺可以轉換成用來溝通想法的聽覺。在兩個身體的重心轉化切換成一個共有重心時,所產生的狀態,是一種漸進式的平衡,在身體不斷糾纏、變形與分合中的應、對、進、退裡,當舞台的距離可以被排除,身體中還有著更多的身體景色與遐想。

 

 

more

藝術家

澎葉生

《Trajectories & Impacts》2012-2017, Sound installation

自2008年到台灣以來,我經常定期地與舞者合作。有時我會使用錄音和電子樂器進行現場即興演出,有時我會為舞蹈準備配樂。但是我覺得更有趣的是在空間中進行身體動作的錄音。像是與「驫舞劇場」陳武康合作的《Danyagu(身體,聲音)》或「安娜琪舞蹈劇場」謝杰樺合作的《Second Body》等幾個計畫,我必須在特定地點為即興的舞蹈做現場錄音,如:地下室,大樓屋頂,廢棄遺址,自然場域…等。其中一些錄音是以多音軌的方式錄製:設置一個繁複的麥克風系統,捕捉舞者的軌跡、腳步聲和空間產生的原音。


其中一些素材從未被使用過,有些則是其他大型計畫中的一部分。我希望可以重溫這些錄音,並以四聲道的聲音擴散方式,建構一份新的聲音作品觀眾將被邀請進入一間僅有極少的光線的暗房,坐在長凳或榻榻米上聆聽。在觀眾周圍的四個揚聲器將提供不尋常的聲音空間感,可以聽見舞者由遠至近的律動。

這間房間將使用回收木材及40 x 180公分的長型木板,以傾靠在牆上的方式,改善房間的聲音效果,並且減少回音和反射,給老房子帶來特殊的質感。觀眾受邀至這個房間內仔細的聆聽,並且感覺周圍的空間。走廊或樓梯間將安裝另一種形式的聲音裝置,以作為這個聆聽空間的引言。我將使用特殊的揚聲器使木質材料產生振動。我需要再次勘察,研究如何從建築中創造出這種特殊的聲音。


如果走廊或樓梯間沒有現成的材料,我將準備兩塊(最好是回收的)大片的木板(約100x 200公分),來製造這些振動。這個裝置將包含與觀眾的身體互動:邀請觀眾接近這些素材、觸摸它,身體可以用皮膚、骨骼去感受聲音,而不是透過耳朵來聽。最後,我希望將我的作品能與驫舞劇場蘇威嘉的作品展示在同一棟建築中。我們是長期的合作夥伴,將我們的作品並列展示將更有意義,並且創造對話和對比。

 

 

more

藝術家

劉彥宏

一個正在夢中的旅行者,生活在台中豐原山邊或它處,2002台灣藝術大學求學階段看見窗外的彩虹感覺到身心產生了一個空隙,而開始了與彩虹、身體、意識、神話等相關創作,創作形式有身體行為、繪畫、雕塑、書寫、空間裝置。

 


《琉璃草   地水火風空界》2015--2017, 影像與空間裝置、繪畫(油畫、水彩、壓克力)、雕塑(陶上釉),依場地設置

 

有時有一種飄忽,又落實了。晃蕩間驚醒。

        香格里拉百雞寺山邊,看見一株琉璃草,在紅土上開了藍色的花,如同身體裡有著五種元素在運轉,地水火風空,但也依著這五大的變換,而經歷著放鬆、病苦、灰暗、光澤等體相用的變化,心思念頭細細微微的牽繫著五大元素。依著2017年9月的三日減食與斷食的體驗而有了界分別觀的創作思維。

   

地水火風空界

風界有著鼻息,嗅聞味道,流動的特質,對應著作品中掛在入口處右邊的荒草牆,由各處收集來的荒草,倒掛在牆上,隨著時間發散氣味、緩緩乾枯色彩的變化。       

 

火界,身體的溫度,火沒了,生命力也消退了,溫度是一種動力、熱氣、煙霧,身體傳遞著溫暖,而善念傳遞著火花。

水界,收集訊息遞送訊息,火界溫度的調節,需要一種平衡的狀態。

地界,堅實但又脆弱,當水、風、火在地界的空間中流動時,花草就得以豐盛,身體也有了能量。

空界,遍一切處的空間,葉子裡的葉綠素、鼻腔裡流動的濕潤氣息、視野能及的空間、觀想能及的空間。

試圖透過影像、繪畫、雕塑、裝置、行為來釐清與認識地水火風空界分別觀。

 

 

 

 

飲光結茶

共同發表:劉彥宏、無事文創商號

時間:11月16日 開幕當天作品發表,時間2個小時。

地點:台灣藝術大學北區藝術聚落35巷7弄6號  琉璃草屋

內容:邀請大家一起參與。泡茶、飲茶、儀式。

 

飲光結茶

光透亮在葉子裡  於是  枝條探了新芽

採葉揉圓   暗了睡了

光人 沖入熱水  圓舒展開來

茶湯成了

飲光

結無量結

  

more

藝術家

林人中

1984年生於臺灣,臺北。


作為藝術家與策展人,林人中的創作跨越表演與視覺藝術場域。林人中的作品包含參與式計畫及多種形式的現場表演。探索特定文化脈絡中的日常生活與儀式性、身體與時空的關係是他作品的起點。他的現場作品至今已於歐洲、美國、亞洲、澳洲等地於藝術節與展覽中展出。

 


《有章博物館行政專員的一天》2017,表演、錄像,尺寸依空間而定

《有章博物館行政專員的一天》意圖在有章博物館創作一件長時間表演作品,而表演者並非藝術家本人,而是這間博物館的行政專員。或者說,讓行政專員變成藝術家,讓她的工作與勞動變成一件可被展示的作品。

行政專員通常不在展覽現場,而在辦公室工作。而一個行政專員被賦予的工作是什麼、藝術行政的勞動又是什麼、她的工作具與藝術創作者之間可以產生什麼對話,則是這件作品想要討論的。


這間作品分為現場表演與錄像兩部份。在展覽空間中,架構出一個辦公室場景,每日開館展覽期間,有章博物館行政專員在該展區辦公,表演其一日工作生活(接電話、開會、用餐、休息、在電腦前作業)的真實樣態。她甚至可以跟觀眾交談,分享她的辦公室。因此,跟觀眾實際接觸,將會成為她在這件作品裡的新工作項目。

同時,現場將有一組錄像,記錄、訪問這名行政專員如何看待自己的工作與日常生活。

 

 

more

藝術家

李蕢至

參與國際藝術家駐村計畫。主要從事大地藝術創作,創作戶外自然裝置來探索人、自然(在)與環境(場)之間的關係,並與環境共生、對話。作品以自然素材為主,認為真正的關係存在於自然裡頭,透過物理性的勞動與自然對話來回看我們的土地,覺知內在靈魂。

 


《回收風景》2017,湳仔溝沙泥、電風扇、投射燈、樹枝、回收之生活物件,尺寸依場地而定

想像力在空氣中漫遊,扎根如草。此作以想像中的河流記憶在場域中再造風景,回應此展「空氣草」(Air Plants)主題。這是被大自然回收的地方,也是對於早期湳仔溝的回憶想像風景。

        板橋為大漢溪及新店溪交會時河流沖刷下來的沖積平原。這裡早期是水域、沙洲、沼澤土地,是種隨時漂浮的土地狀態,於是早期住民即用浮洲及湳仔標示如此稀有且美麗的地景。而湳仔溝是唯一在城市建設的過程中未被加蓋的河流。但這一帶地勢抵窪,歷來都飽受洪水威脅。因此,早期建築物的一樓空間通常是做為防洪空間使用,是這裡非常特殊的景象。

想像著從高空的視角俯瞰這個城市直至地底,我們看見了水紋、道路、電線、樹根。我們生活中的生境樣貌就像植物一樣充滿著生命力,那是為了生存而在空間中的線條,也是趨近自然的基因與生活的必需。

        回憶是種經驗過後的迴響。我將湳仔溝的沙泥塗抹於壁面上,想像洪水過後的空間景像,樹根如水般流竄在這空間裏頭,它盤根錯節的樣子猶如我們居住的空間,也像是水的紋理,又恍如生活巷弄裡頭凌亂又相互纏繞的電線。此外,樓上滿佈的物件是過往的生活記憶,在風扇的吹拂與燈光的照射下,粼粼波光映射在壁面上創造出另一番水災過後的奇異風景。這是個對於過往風景那無以回復的鄉愁,以水的意象串連著該地特殊的地景故事,在人與自然之間創造出一個彼此平衡共生的回收風景。

 

more

藝術家

縫縫工作室

縫 縫 工作室 (Fong-Fong Studio)——黃萱、姚玟、游蓁榆、施絜晴


縫縫(ㄈㄥˊㄈㄥˋ),由一群均齡22的女孩組成,成立於2017年夏天。

我們總試圖在不同環境和創作中發覺縫隙,並溫柔如縫補般的穿針引線,來回穿梭各異質地的開口之間,牽連相遇的橋樑。

有時候我們也製造縫隙。從原本密合之處張裂一道口,向內抽絲,探勘底下蘊藏許久的核果。

創作類型多為身體行為、文字創作、裝置等,針對空間聲發。將縫(ㄈㄥˊ)的實踐及縫(ㄈㄥˋ)的探索,視為創作上要點,並從中開展新的程序。

 

 

 

黃萱

1995年出生於臺灣,臺北 。就讀國立臺灣藝術大學美術學系研究所


生於台北市,因參與再拒劇團公寓聯展-《神遊生活》,從而對表演產生興趣,開啟了以行為表演作為創作思考的幾件作品。表演類型常是透過單一指令或動作,由不同詮釋與重複,投擲於空間中。經時間堆積後測量其產生的變化和沈澱。其他創作也包含錄像和裝置藝術。

 

 

姚玟

1994年出生於臺灣,臺北 。就讀國立臺灣藝術大學美術學系研究所


目前創作脈絡中所觸及的媒材相當廣泛,擴及影像(靜態和動態)、聲音、裝置、書寫、材質、身體的介入……等等與空間的關係,透過各種媒材相互作用,試圖召喚觀者的感知經驗,勾起情感、記憶、感官之間的緊密連結。

 

 

游蓁

1995年出生於臺灣,彰化 。就讀國立臺灣藝術大學美術學系研究所


台藝大美術系畢業,作品類型多為行為、裝置、影像,以及少許的文字創作(詩)。大二加入台藝行動藝術研究社後開始嘗試行為創作,試圖在表演種尋找更低限的本質,並探討表演、觀眾、空間三者之間的複雜關係。作品多關注日常感知經驗、情緒、歇斯底里的重複性…等。

 

 

施絜晴

1995年出生於臺灣,彰化 。就讀國立臺灣藝術大學美術學系學士班


出生彰化鹿港,現居新北市板橋,對文字極富興趣,有個人的一套書寫風格,近年作品試圖大量融入文字,以試圖思考文字更複雜的社會運作或語意的傳達等問題;表演則是在今年首次參與演出,透過
反覆的身體勞動、空間互動來挖掘自身未被重視的感官知覺,並在跟觀眾的相處之間發掘屬於自己的私密問題,由此建立起身體、表演、生活、自我意識之間流動性的關係。

 

 

 

 

more

藝術家

何采柔+黃思農

何采柔


台灣跨領域藝術家,加州大學國際關係學士,愛荷華大學藝術研究所碩士,作品曾於上海當代藝術館、北京今日美術館、台北市立美術館、台灣美術館、高雄美術館及神戶雙年展、亞洲雙年展以及釜山
雙年展等展出。自2010年開始戲劇編導工作,創作《206號房》、《四季》及《半透明的》等導演/編劇作品。何采柔無論是以繪畫、裝置或影像的方式創作,她的作品總能以局部分解的動作, 日常習慣的切片與豐富迷離的光影來呈現人與現實之間某種既親密又疏離的緊張關係。而這些獨特而強烈的創作一方面包圍著觀眾,卻又與其保持對峙的狀態,讓日常的片刻成為了一道風景或儀式。

 

 

《等它飄到我面前, 我會想起》2017,空間裝置,尺寸依場地而定

等待是一個很有趣的事情, 它讓我們的時間產生出一個特殊的段落, 也成為了一種記憶的招喚. 我等待像是在一片大海裡乘著船, 當你等到一個記憶飄到你的面前, 你就記得了它, 但當它緩緩飄走, 你又成為一片空白. 我們在等待的場合中所進行的動作時常有另外一些目的:我們在等待區等待下一個旅程的到來, 等待親人的安好, 等待一個生命的開始… 我試圖把這些我們可能在現實中常常碰到的這個等待的過程, 成為一個空間裝置, 透過空間的重複與扭曲帶出我們的身體記憶. 透過一種新的距離, 一種不同的空間關係, 讓這些一般的經驗帶出在現實裡不易察覺的焦慮.

 

 

 

黃思農


黃思農是劇場、當代藝術、聲響藝術與音樂的跨域創作者,歷年在各大小劇團、藝術節、展覽擔任過劇場編導、藝術家、策展人、作曲、樂手和聲響設計。20歲時創立再拒劇團,並擔任團長至今。其編導及音樂演出,以環境劇場、聲響劇場、跨域與多媒體劇為主,演出足跡遍及於台北、東京、柏林、斯爾伯克、伊斯坦堡……等多個城市。

近兩年黃思農推出一系列的聲響結合表演藝術的跨域作品,策劃觀眾於城市獨自步行體驗的無人表演「漫遊者劇場」,該計劃結合實存城市地景與虛構偵探文本,以卡帶錄音機、公共電話與聲響裝置作為播放媒介,觀眾宛若辦案般拼湊城市在現代化過程中,被剷除或遺留的個體與集體記憶。2017年於台北市立美術館推出《Concert of Performance Preview》,結合圖像記譜與舞譜的聲響/錄像裝置,以「永劫回歸」為題,將企業圖表與統計分析語言,轉譯為各種工業噪音記譜的新音樂劇場。

 

 

254 yen2017,複合媒材、錄像裝置、聲音裝置,尺寸依場地

以老舊屋舍作為替代空間的展場,散落著闖入者的貼身衣物、牙刷、床褥、印鑑、父親的證件照與各種生活印記,藝術家何采柔與黃思農開始對這個人的真實身份展開追查,居住時間發生在「大臺北當代藝術雙年展」展期結束後,臉書上刊載著一則尋人啟事,該男子最後出現在新北市的祈福燈節,就此雁杳魚沉,不知所終。
 

字條上西門町酒店的地址,精神療養所的通知單與背包散落的254日圓,所有訊息所勾勒的生命,意外的與藝術家過去作品的虛構人物有莫名的雷同與巧合,現實反過來成為藝術作品的擬像,並以其「不在場」叩問介入的倫理。在我們以物件承載的記憶,拼湊任何可能的敘事,以裝置及錄像還原各種可能的「相遇」的同時,所有依循「共時性」(Synchronicity)所創造的藝術事件,就是正在發生的歷史事件本身,甚而,所有的生活都是潛在的犯罪現場。

 

 

more

藝術家

郭月女

藝術創作多為:裝置、空間、多媒體材等。嘗試著對多元材料的媒介與運用來進行不同實驗性創作手法,透過對媒材及技巧的掌控,去催化材料原被隱藏的潛質、對事物的可能性加以思考;換言之在日
常經驗和感知質能中,傳達不同物質材料及空間的構築。作品多以皮層、身體感知空間及物質狀態為主要探討目的。

 


 

《層狀空間》2015-2017,聚醋酸乙烯酯(PVAC,樹脂)、LED燈管、乾冰機,尺寸依場域而定

 

此作品概念源自生物大腦以及建築的皮層。大腦皮層連結身體各部位的系統,接收外來資訊並產生各自獨立意識;而建築皮層作為一種空間思維,具有中介概念,且足以抵抗外在環境壓力來保護內部空間的功能。作品的主要媒材是一種工業物質―聚醋酸乙烯酯(PVAC,樹酯),它會隨著溫度差異及環境變化而呈現不同質地,利用材質的可塑性與延展性,加以質變為建構作品語彙的因子,使它成為皮層的延伸。

由材質純粹性為場域述說的原點,藉由繪畫性的方式呈現於內皮層空間,從牆面、階梯到天花板,不畏地在整個空間中呈現佔滿–拓印–延展–抽離,我們也因此看見時間與痕跡共生、連結及拓延的構作過程,並在現實的空間中再造出抽象量體的視覺表現。人、空間及物質狀態並存,展現著持續性的時間延綿,如同被封存般的時間記憶在這裡被層層地述說開來,成為觀者在參與過程中感官經驗的增生。試圖透過創作者的身體勞動及質材構築的層疊狀態,探討的是日常空間與再造空間及感知與存在關係。

 

more

藝術家

蔡影澂

 

《no.212》2017,水池以及青花瓷磚 ,尺寸依場地而定

作品所在社區的完整面貌,是來自不同時代階段及生活活動片段所組構而成,它一如社區隨時間需求而不斷擴張與變異的建築群落,以及迷宮式的巷弄結構。作者以為,空間所向我們傳達出的語言與內容,並非僅是空間自身,而是一連串的生活模式與事件過程的相互串聯,又尤其是對這個歷經約六十年的社區群落而言。當沁涼的樹蔭已然成為生活空間天頂結構的部分、間隙竄生的花草儼然是牆面必要的吐納時,除了居住者的動態外,自然也參與了動態的空間構作過程,這些現象無不說明著一種由活動本身所描繪與產出的創造性特徵。

  這裡的水池作品便是延伸自上述活動所營造形成的社區空間為出發,透過青花瓷描繪日常的釉下彩手法與環境整體的語彙,嘗試回溯與拼湊社區所歷經的時代與歷史,並從參與個人在移動過程所能擷取片斷訊息的角度,重塑另一種過去社區空間的面貌整體。

  經由拼湊形成的內部容器(指水池,相對於青花瓷器的外部圖像),其裝載著零碎卻龐大的過去,或者說是關於一個時代整體的碎片化訊息,在水面下因為窒息而顯得靜謐,水滴在水面上斷續不接地敲打出聲響,似乎是為了提醒我們那些窒息在時間流裡長久以來的等待。

 

 

more

策展人

張君懿

現任 國歷臺灣藝術大學-有章藝術博物館典藏研究組組長 , 兼美術系助理教授 。


 

學歷

2014 法國世界研究學院人文科學中心博士後研究

2012 巴黎索邦第一大學美學與藝術科學研究所造形藝術創作博士(獲評審團一致同意最高榮譽博士文憑)

2008 魯昂公立高等藝術學院藝術創作碩士(獲評審團一致同意最高榮譽碩士文憑)

2005 巴黎索邦第一大學美學與藝術科學研究所造型藝術創作碩士

2003 國立台北師範大學藝術與藝術教育研究所碩士

1999 國立台灣藝術大學美術系西畫/複合媒材組學士

 


 

個展

2016「糖衣」,十鼓文創園區,台南,台灣

2014「一時之間」,弔詭畫廊,高雄,台灣

2014「ISCP紐約國際藝術村開放工作室-『仙女湖』」,ISCP紐約國際藝術村,紐約,美國

2010「虛擲空響」,絲品劇院,亞維儂,法國

2009「第十八街藝術特區開放工作室-『夏特雷」,第十八街藝術特區,洛杉磯,美國

 


聯展

2016「福爾摩沙101國際藝術博覽會」,台北,台灣。

2015「學院時代」,九單藝術實踐中心,板橋,台灣。

2014「開放工作室」,紐約國際藝術村,紐約,美國。

2014「追夢人」,孕育空間當代藝術畫廊,紐約,美國

2014「混合體」,瞬息畫廊,布列塔尼,法國

2012「第11屆巴黎不眠夜藝術節」,聖保羅公園,巴黎,法國

2012「時間過道」,米歇爾.諸尼雅各藝廊,巴黎,法國

2011「形象與/或場所」,庫思藝廊,巴黎,法國

2010「黑暗中的舞者」,集美大學美術館,廈門,中國。

2010「今日色彩」,庫思藝廊,巴黎,法國。

2010

「短兵相接」,隅畫廊,巴黎,法國。

2010「虛擬幾何」,法國文化中心,金邊,柬埔寨。

2009「2009年E魔術師藝術節─歐洲新生代數位藝術創作」,斐力克斯劇院,瓦朗謝那,法國。

2009「活體行動誌」,塔爾瑪藝廊,巴黎,法國。

2009「作品-進行中的對話」,庫思藝廊,巴黎,法國。

2009「電影-美術館」,魯昂美術館,魯昂,法國。

2008「根莖與其他途徑」,庫思藝廊,巴黎,法國 。

2008「包裹」,愛特 . 聖 . 馬克羅藝廊,魯昂,法國。

2008「城市主意 — 當代視頻藝術」,虹灣國際藝術中心,北京,中國。

2008「進駐醫院」,魯昂醫院,魯昂,法國。

2008「夏特雷」,夏特雷歌劇院,巴黎,法國 。

2008「此時明日」藝術節,庫思藝廊,巴黎,法國 。

2008「此時明日」藝術節,貝勒米樂藝文中心,巴黎,法國 。

2008「此時明日」藝術節短片展,紅屋藝術中心,巴黎,法國。

2008「此時明日」藝術節短片展,正方體藝術中心,巴黎,法國。

2007「年輕藝術家邀請展」,今日美術館,北京,中國。

2007「影像與新媒體展」,歐洲藝術中心,廈門,中國。

2007「差異的讚頌」,庫思藝廊,巴黎,法國。

2007「複視與變形」,對話空間藝術中心,巴黎,法國。

2007「錄像在場」錄像藝術家邀請展,貢札列斯,巴黎,法國。

2007「錄像在場」錄像藝術家邀請展,橘園藝廊,卡尚,法國。

2006「第六屆巴黎不眠夜 : 『亞洲製造』錄像藝術展」,帝凡藝文空間,巴黎,法國。

2006「位移」,庫思藝廊,巴黎,法國。

 


 

獲獎、典藏

2014 高雄市立美術館典藏

2012 高苑科大藝文中心典藏

2008 高雄獎暨第二十五屆高雄市美展,觀察員特別獎

2007 高雄獎暨第二十四屆高雄市美展,油畫類及攝影類入選

 


駐村&獎學金

2016 十鼓文化創意園區駐村藝術家

2015 法國遠見暨創新基金會獎學金

2014 文化部第十四屆「國內文化相關人才出國駐村及交流計劃」駐村藝術家。

2013 獲德國格爾達.漢⾼基金會暨法國人文科學中心獎助金

2009 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視覺與表演藝術人才出國駐村及交流計劃」駐村藝術家。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