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梭水墨時空-黃光男繪畫歷程展

展覽時間:2009/05/16

開放時間:

開幕:

地點:國立臺灣美術館

展覽介紹

 

黃光男出身於台灣南部高雄縣鳥松鄉大貝湖(今澄清湖風景區)畔的農家,在小學、初中就讀時,被美術老師發現他的繪畫才華,蔣青融老師給他在水墨畫上的啟發尤甚。

 

就讀「台灣省立屏東師範學校」(今國立屏東教育大學)期間,在白雪痕和池振周兩位老師的引導下,正式學習藝術。擔任小學教師三年後,旋即投考「國立台灣藝術專科學校」(今國立台灣藝術大學)雕塑科,後轉至美術科就讀,受到傅狷夫、胡克敏、李奇茂、……等水墨畫大師的影響,奠定其日後創作的深厚基礎。日後於學校執教公職之餘,黃光男仍不斷浸浴於「美術」與「文學」的學習。其自1977年起,黃光男曾前往國立高雄師範學院(今國立高雄師範大學)國文系就讀;接著又至國立台灣師範大學美術研究所進修碩士學位;1993年更榮獲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文學博士學位。

 

黃光男台灣南部時期的水墨畫風格常離不開其1960年代的台灣南部農村生活與地方空間的視覺再現,這段時期的繪畫風格可歸結為二:1.以「文人雅興」眷戀農村生活,反映昔日深刻的台灣農村生活經驗之「眷戀」(例如1972年的〈回顧〉、1979年的〈秋晨〉)。在水墨畫創作與藝術教學上,他不斷追求「意境」的營造,也強調把握生活環境的重要性,希望達到「天人合一」的境界,創造一種介於「真實」與「虛幻」之間的「感性」藝術空間。例如1977年所繪製的聯屏畫作〈春〉、〈夏〉、〈秋〉、〈冬〉,即以四季時令景象表達內心情感,並將畫中禽鳥隱喻個人志向;在表現形式方面,在其結合文人畫的寫意筆法中,似乎又可明顯見到其對於自然美景的觀察入微特性以及熟練的寫實性再現手法。2.以「現實生活」觀點再現地方空間,黃光男台灣南部時期的水墨作品也經常表現高屏地區自然與人文景觀的「地方性」(placeness)與「地方感」,詮釋他對「地方」(高屏地區)的所知所感,例如左營蓮池潭的垂柳與荷葉、澄清湖畔鄉村景色、高屏橋畔景色的兩岸芒花秋色(如1981年的〈望情〉、1985年的〈高屏溪連作〉)、屏東市中山公園裡的農夫閒聊的淳樸景色或是恬靜的屏東師範專科學校校景(如1985年的〈啁啾〉)、…是這段時期「現實生活」觀點創作的主要題材。此外,受到「現代主義」(modernism)的影響,黃光男此時期的水墨畫也開始出現「抽象化」的趨勢,以日常生活所見為題材,採用西方構圖方式,開始嘗試抽象造形的運用,用色上則大膽使用鮮麗色彩,構圖上也交叉使用留白與填滿的效果(如1974年的〈歲月的痕跡〉、1978年的〈貝影〉系列作品)。

 

1986年9月黃光男轉職至臺灣北部,接連擔任台北市立美術館館長、國立歷史博物館館長以及國立臺灣藝術大學校長迄今。基於長時間的行政歷練所帶給他的現代化、國際化視野,使他得以掙脫傳統書畫的拘束,開展其實驗性的水墨畫創作,此時期作品大致可分為兩類:

1.以「分隔框景」窺看世界萬象:此時期黃光男以幾何構造的「方框」來「包圍」具象的物體,再於平面化的構圖中加入具象物體,將傳統題材與西方藝術形式融為獨特的現代水墨畫風格。他常在畫中營造一個「窺視」的視點,使觀者進入情景交融之思維世界;也常將小景物放置於畫面角落,留下大量空白或色塊(例如1988年的〈明鏡〉、1989年的〈秋聲〉);或是在大片黑墨中留孔點景(例如1998年的〈華燈台北〉、2003年的〈心相〉)。這種以「包圍」的方式製造「圖」(主體)與「地」(背景)的懸殊面積比例,使主體只能在狹小的空間中闡釋特殊意義。有時,他也擴大墨色面積,並以「分隔法」的方式做方塊式的空間規劃(例如1996年的〈新世紀New generation〉、2005年的〈庭景〉),甚至出現將畫面分為大小不均等的面積(例如2005年的〈開口〉、2006年的〈中山北路系列:行政公署〉系列作品)。

2.以「得意忘象」哲學追求抽象境界:善用平面性的抽象圖像,結合各種筆墨趣味及題詞加以適當配置,也成為黃光男所謂的「新世紀的東方水墨」的主要特色。此時期他以幾何式書法線條、水墨互斥原理、墨底上彩、肌理趣味的探求,以及拼貼構成方式做新的嘗試,使畫面出現「得意忘象,得意不忘形」的當代特性(例如2004年的〈金天銀地〉連作、2008年的〈朝陽〉、2009年的〈點燈〉)。

 

黃光男四十多年來不懈的創作歷程中,以其豐富而多元的藝術教學、美術行政與創作經驗,面對不同的時空,他常在傳統水墨畫與現代藝術之間來回穿梭,使其風格很難以「時間」做絕對性的劃分。他從「具象」形式的文人畫出發,結合當代現實生活的情景,營造心中理想的「意境」;進而本著其「得意忘象,得意不忘形」的繪畫哲學,嘗試「抽象」的造形,融合東西方繪畫思想,運用其獨特的象徵性視覺語彙,已形成其承先啟後的水墨畫風格。